江荇拜訪人家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正在家裡看電視。
他拜訪的都是村裡的留守老人,這趟也沒什麼彆的事,專門挑了骨刺少些的魚給各家送些,並專門叮囑大家注意魚刺。
江荇小時候和奶奶住在村裡,對各家老人基本有印象。
各家老人對他多少也有印象,實在想不起來,說是廉佩孫子,也知道是誰。
江荇送魚的時候也會和各家老人聊幾句。
不少老人常年獨居,好不容易遇著個生人,話匣子打開後沒少聊。
等江荇走到村尾的時候已經四點多,接近五點。
江荇意外地看見一個橘色的身影。
透過院子的籬笆,橘貓蹲坐在屋簷下,邊上坐著個清瘦的老太太。
老太太拿著蒲扇,既給自己扇風,也給橘貓扇,嘴裡說著什麼。
距離隔得有些遠,老太太的聲音又小,江荇仔細聽了一會兒,才發現太太不是在說話,而是讀書,抑揚頓挫地慢慢讀書。
橘貓也不管看得懂還是看不懂,伸長腦袋一個勁探頭看。
江荇輕輕敲了敲院門:“秦奶奶。”
老太太抬起頭,一看他就笑了:“是江荇啊?”
“是我,今天我們清了塘,過來給你送點魚。”
秦奶奶慢慢走過來開門,慈祥笑道:“不用了,今天這小家夥給我送了條魚。”
橘貓對上江荇的目光,翻身打了個滾,露出雪白的肚皮:“喵。”
江荇笑:“我聽說了。它要給朋友送,原來是送到這來了。我這條魚你也要收著,它論它的,我論我的。”
“那就謝謝了,進來吃塊瓜,我自己種的,還算清甜。”
江荇一路走來,往誰家送魚誰家都要給他點回點禮,光是西瓜他就收到了三個。
他擺手:“今天吃了好多西瓜,實在吃不下了。”
秦奶奶笑:“那就帶個回去慢慢吃,我家的西瓜經得住放。”
秦奶奶將西瓜裝到橘貓叼來的桶裡,遞給江荇。
江荇接過後道謝,問橘貓:“我要回去了,你跟我一起回去嗎?”
橘貓:“喵。”
這是拒絕的意思。
江荇擺擺手跟秦奶奶道彆,自己提著裝有西瓜的桶回車上去了。
抓完這一回魚,江荇和村裡的關係親近了不少。
他聘請的挖土機很快到位,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把他的池塘挖了出來。
池塘底下的淤泥也清了一遍。
烏黑的淤泥堆在塘堤,將塘堤加高了。
清理乾淨後的池塘水質好了一些。
江荇堵住出水口,挖開進水口,將山溪引入池塘中。
池塘的水很清澈,站在塘堤,能看見水底的情況。
隨著溪水流進來,一部分魚蝦也湧了進來,池塘裡熱鬨了不少。
傍晚,江荇去河邊喂廣陽魚,特地帶了個小抄網。
趁著廣陽魚吃得起勁,江荇撈了兩網廣陽魚上來。
他撈上來後一數,大大小小的廣陽魚一共五十七條。
這個數目已經夠了,江荇沒有再撈,提著桶將它們送去大魚塘裡。
廣陽魚在大魚塘裡遊來遊去,想跑。
江荇割了河萬草扔進魚塘,連喂了三天,這批廣陽魚便在大魚塘裡安安生生地定居了下來。
廣陽魚在池塘裡適應得不錯,可以放入新的魚苗了。
江荇在某購物網站上買了鰱魚、鯽魚和草魚魚苗各五千尾,放進池塘。
至於池塘裡的野生魚蝦,他並不管。
這些魚苗放下去,池塘裡的魚還是相對較少。
江荇也沒在意,等個兩年,魚就繁殖起來了。
池塘的水很清澈,周圍都是山,風景很好。
江荇特地買了條小漁船。
有時候侍弄完菜地,將客人要的菜打包送走,他會來到山裡,解下漁船的錨,將船劃到池塘中央,自己躺在漁船裡看天光雲影,一看能看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