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大學舍友中有位姑娘學的是公共衛生, 後來報考村官去了河北農村, 參與了當地的雙甕式無害化衛生廁所的改造工作。
按照舍友的說法, 這個改造不麻煩,家家戶戶隻要在廁所邊上再挖個坑, 然後安裝甕桶就好。
“我發現楊樹灣家家戶戶的茅坑基本上在家門口不遠處, 各家各戶又基本上都有水井,這樣衝洗廁所的水源應該不成問題。”
餘秋從隨身攜帶的醫藥箱中掏出筆記本,蹲在河岸上,拿樹枝將筆記本上的示意圖轉移到泥土地上示意給劉主任跟大隊書記看。
“這是這是進水槽, 這是儲水桶, 每次如廁完畢後直接壓水衝洗,然後水糞流淌進旁邊的化糞池。糞便經過厭氧發酵, 殺死蟲卵,然後施用到農田中去,可以有效的改善積肥效果。”
為了增強自己提議的可信度, 餘秋還特地又翻出了《赤腳醫生手冊》, “主任, 您看這裡,偉大的領袖教導我們, 我們要做好糞便管理工作,做到衛生為生產,生產講衛生。充分發酵過的肥料才能夠發揮最大的肥效。”
話說出口的時候,她深覺羞恥,感覺自己已經徹底墮落。什麼都能扯到兩個路線上頭去。
不過隻要能達到目的, 節操碎一地就碎一地吧,反正這種事情從來都是一回生二回熟。
餘秋對有機肥的效果倒挺有信心。她曾經看過一篇新聞報道,主線吐槽廢電池夾雜在垃圾處理廠的生活垃圾中,被菜農買去漚肥種菜。因為便宜而且肥效不遜色於化肥,所以非常受歡迎。
現在楊樹灣手電筒都沒幾家有,廢電池的重金屬汙染問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農家肥要是好好堆用,說不定糧食產量就能往上翻一番。
畢竟,兩茬水稻加在一起才畝產千斤,這產量在餘秋的概念中實在太低了。她印象裡頭,種一茬非雜交稻的普通水稻,差不多也能打這麼多糧食。
劉主任倒是沒有駁斥她改造廁所的計劃,他隻關心改造廁所要花多少錢。
今年紅星公社不太平,好幾個大隊都遭了水災。農民是望天收的,糧食產量上不去,公社手上就沒錢,五六百戶人家的茅坑改造,那可不是個小工程。
“可以用石頭跟三合土砌化糞池。”何東勝在邊上倒是插了句嘴,“這樣成本應該能減不少。要不還是跟搞醫療合作社一樣,家家戶戶自己挖坑,大隊組織人采石頭準備三合土,到時候再統一安排改建。”
何東勝抬頭看了眼遠處白花花的農田,“田裡頭的水跟淤泥清出來,差不多就可以動手。最好趁著雙搶前頭先做出來幾家。到時候大家看著好,過了雙搶也能組織人全大隊進行改造。”
劉主任跟大隊書記都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便點頭先應下來。
餘秋生怕跳過了醫療室的事,趕緊開口又提:“現在貧下中農的生活條件都還比較艱苦,愛國衛生運動強調廣大貧下中農自己起來同文盲、迷信和不衛生的習慣作鬥爭。所以擁有固定的診療室有利用改善廣大社員同誌們的健康狀況。”
劉主任點點頭,示意大隊書記:“你幫忙找找地方吧。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能夠騰出來做這個醫療室。其他缺的東西,就請衛生院幫忙想想辦法。小餘大夫,你列個單子出來,請丁醫生幫忙帶回衛生院。丁大夫,跟你們朱院長說一聲,就說我講的,看能不能幫幫忙。”
到底地位不同,說出的話分量就是不一樣。讓餘秋犯愁了許久的事情,革委會主任一發話,全都手到擒來了。
她立刻在領導麵前表忠心,強調自己絕對不會辜負貧下中農的希望,紮根農村,好好建設美麗的楊樹灣。
大隊書記笑嗬嗬的:“你們的態度,全體社員都看在眼裡頭。今兒公社廣播就發稿子誇你們呢。可惜咱們楊樹灣沒通電,不然也讓大家夥兒好好聽聽咱們新社員的風采。”
餘秋莫名有種羞恥感,感覺蹭了同伴的熱度。說起抗洪,她從頭到尾都沒下過水啊。
她借口要儘快去處理廁所衛生問題,跟著丁醫生趕緊往村裡頭去。
還沒到村民集聚的居民點,餘秋就看見胡楊跟桂枝丈夫推著水車往田頭走。
她奇怪:“你們乾什麼啊?”
現在大家都忙著給農田排水清理覆蓋稻穀的淤泥,誰還有心思顧得上洗衣服。
“抽水呢。”胡楊滿頭大汗也沒勻出手擦一把,“大隊的打水機不夠用。”
一台打水機也不便宜,平常整個楊樹灣農業灌溉都是各個生產隊去大隊開會商量好了的,排著隊來。
眼下洪水蓋過了稻田,天災可不等村民們按順序解決。
整個楊樹灣,除了六隊事先挖了水渠,稻田被淹的情況還算好點兒。其他生產隊快要收割的稻田幾乎全都遭了秧。下了雜交水稻秧苗的田更是被淹的看不到綠色。
這種狀況下,再依靠尿勺跟尿桶肩挑手扛肯定來不及。
胡楊人在大隊支部算種糧,耳朵豎著聽窗戶外頭的動靜。
八隊的生產隊長來大隊找乾部商量能不能從公社借打水機的事情,剛好叫他聽到了。他立刻想起自己的水車洗衣機,趕緊就衝回知青點搬水車了。
各個生產隊也去翻自家的庫房,將退役多年的水車重新拿出來用。但因為經年放著,不少水車還需要再整修,反而是胡楊的水車洗衣機再度裝上輪軸後又立刻重新上崗。
其他村民也沒耽誤工夫。
餘秋走到九隊集聚點的時候,就看到秀華公公鄭大爹正在院子走廊下修理水車。日頭已經升得老高,走廊下也沒什麼陰涼。
火辣辣的太陽曬著滿臉皺紋的老農,他粗糙的手上下翻動,水車被撥弄得跟風火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