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承禹洗漱出來,就聽到後麵回來的葉向東楊霞卿幾人在跟許秧說自己摔下田埂的糗事。
他黑著臉,拿著臟衣服到門外的水池裡搓洗,摔下田埂這事可能要成為他今年的標簽了。
徐知聞也在心裡暗樂,已經把這個事發到了家族群裡。
於承禹聽著手機叮叮咚咚的提示聲,想都不用想,一定就是家裡人在群裡@自己,各種打趣他的。
唯一慶幸的是,徐知聞他們離他比較遠,沒拍下啥照片,要不就真的是黑曆史了。
許秧笑眯眯的:“田埂那麼窄,走不習慣是很正常的,難道你們都走得很穩。”
“還好吧。”洪丹燕說,“但我們也就是趔趄下,沒摔進去。”
堂奶奶笑眯眯的:“田埂剛做好,有的地方比較軟,摔下去很正常。”
楊霞卿說得口渴,倒水喝的時候,瞅見地上有一小把沾了泥土的東西,“這是什麼?”
“白茅根,吃起來有點甜味。”堂奶奶樂嗬嗬的,“以前窮,就吃這個解解饞。”
“誰摘回來的?”楊霞卿看向許秧,“秧秧,今晚要不煮一鍋甜湯當點心吧。”
“我們都沒挖這東西,肯定是承禹哥帶回來的。”葉向東往門外瞅了一眼,“他今天也夠慘的,等會吃飯給他留個雞翅膀。”
其他幾人讚同地點頭,確實有些慘,形象都崩了。
晚餐確實豐盛,茶香雞、醬鴨、涼拌肘子片、韭菜雞蛋蒸餃、枸杞葉瘦肉湯等等。
兩隻茶香雞,四個長輩一人一個腿,於承禹分到了一隻全翅,大家也不用筷子,直接上手,吃得特彆香。
雞肉一入口,軟嫩酥爛,茶香濃鬱,還有淡淡的米香,跟在桂城吃的時候有點不一樣,應該跟配料有關係,但一樣的好吃。
於承禹啃著肉,喝著枸杞葉湯,熱乎乎的,今日掉下田埂的鬱悶也一掃而空。
果然,美食最能撫慰身心。
吃過晚飯,許年冬過來找許秧,帶了一盤的酸菜肉煎包。
這是她爸媽的拿手菜,皮薄餡多,酸菜吸收了油脂,不僅不油膩,反而非常開胃。
“年冬,這是卷子。”許秧咬著煎包,從包裡拿出文件袋,“好好加油!”
“秧秧姐,我會的,我會考上桂大的。”許年冬認真地說。
“你的成績不錯,華德大學努力下還是有可能考進去的。”許秧有些疑惑。
許年冬搖搖頭:“華德大學不好考,除非我靠了市前三名才有可能。”
許秧不知道華德大學在其他地區的招生情況,她拍了拍許年冬的肩膀:“加油,你的成績不會辜負你現在的努力。”
許年冬坐了一會就回去了,她迫不及待想要做這個卷子,看看桂城高中的卷子跟她學校的有什麼差彆。
許年冬的到來,讓大家回憶起了高考時候的事情,也不打牌了,就圍坐在一起,邊嗑瓜子邊閒聊。
許勝和於承禹都已經畢業幾年了,被追問最多,顯然,大家都對他們的大學生活感興趣。
今晚睡得早,第二天許秧要跟堂伯一家上山掃墓。
葉向東他們在家裡烤竹筒飯。
許秧在走之前會把料配好,他們隻要裝進竹筒,再把火堆燒起來,就可以烤了。
青田村一般就清明掃墓,不過有的人家冬至或忌日也會去一趟。
天氣很好,氣氛整體很輕鬆,更像是出門春遊。
許秧他們掃完墓,從山上回來時已經一點多了,午飯是堂奶奶做的,楊霞卿幾人幫忙打下手。
她看到了門口水池上擺放著幾根燒得焦黑的竹筒,所以這竹筒飯成功了嗎?
楊霞卿他們留了兩根竹筒飯,外表看著沒那麼焦黑,一直放灶上保溫著。
竹筒打開後,看到的就是翻著油光、淺褐色的米飯,有香菇、板栗和肉丁。
糯米軟糯,除了香菇、肉丁的香味,還有淡淡的竹木清香,挺好吃的。
不過許秧還是更喜歡修真界裡的竹筒飯,那竹子是靈竹,即使在火上烤很久也不會黑成炭,做出來的竹筒飯更香。
如果能拿到修真界的食材就好了,做出來的飯菜更香更饞人。
因著想到修真界的事,許秧午飯都沒怎麼吃。
他們定的動車票在晚上七點半,劉梅蓮剛吃過飯,就喊了堂伯父,開始準備東西給許秧他們帶走。
雞肉、雞蛋、鹹鴨蛋、鵝蛋,然後就是菜乾、鹹菜等。
許秧和許勝又往竹林跑了一趟,挖了不少竹筍,還砍了一根竹子,帶回家去做竹筒雞湯。
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許年冬給許秧他們送了她親手做的竹筒飯。
竹筒飯是許年冬是拿手菜,許秧湊近聞了聞,香味不是很明顯,不過她很期待。
他們離開村子的時候還沒到飯點,劉梅蓮做了雞蛋麵線湯當點心,配上許秧做的韭菜雞蛋餅,每個人都吃了個肚圓。
一番舟車勞頓,許秧他們終於到達了桂城,九點多的桂城還熱鬨得緊,跟青田村靜謐的夜晚形成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