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破碎世界的記憶體(2 / 2)

“也是劇情線。”吳塵補充道。

“沒錯,以標誌物(建築)為載體,由各自派係的VIP玩家,共同組成的:玄幻、奇幻、魔幻、科幻,四條劇情主線。”百裡衍難掩興奮。

“玩家遠不止四係啊。”男玩家不解:“餘下的玩家又在哪?”

“很可能被四係吞並了。”百裡衍答道。

“難怪叫破碎之城。”吳塵想得更深:“城市由各個劇情世界的碎片,拚組而成。”

“世界的碎片。”百裡衍抓住重點。

吳塵歎了口氣;“我想,我知道我們在哪了。”

“在哪?”男玩家忙問。

“庇護所星空的背麵。”吳塵想了想道:“可以看做是係統的回收站。”

係統回收站的含義,不難理解。所有被電腦係統刪除的文件,都會先存儲在回收站內。隻需點擊“清空回收站”,就可將“垃圾文檔”一次清除。所以,對整個庇護所世界而言,破碎之城,就是“垃圾”的彙聚地。或者稱之為“負資產”的聚集地。所有耗儘了資源的VIP玩家,都被傳送到此,等待被清除,亦或是被找回的,終極命運審判。

與通常意義上的垃圾站不同。這個被架構者遺棄,並準備時刻抹去的世界,還擁有不甘失敗的守護者——虛空中的巨大幽影。於是,架構者不斷抹去,守護者不斷重建。頑強抗爭,不輕言放棄。互相角力,僵持不下,也讓淪落此地的VIP玩家,覓得一線生機。

隻需努力經營,重整旗鼓,足夠強大。不再被視作庇護所的不良“負資產”。便可鹹魚翻身,重回庇護所。

作為庇護所的架構者。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零大人”。與其對抗,不啻蚍蜉撼樹,螳臂當車。世界守護者虛空中的巨大幽影,力量不斷消退。甚至已經“記不起”,世界原來的模樣。必須借助玩家的記憶,才能重塑世界。

這也是本劇情世界與玩家的“共生法則”。

玩家隻有成為破碎之城的“記憶體”,被虛空中的巨大幽影所銘記,才能融入眼前的螺旋劇情世界,不會被徹底遺忘,更不會被定格在404環島高速。

換言之,走完404毀滅之路,打破劇情定格的玩家,每一個都是破碎之城的記憶體。必要時,可被守護者讀取記憶,用來重塑世界。

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進入破碎之城的玩家,首當其衝要儘其所能,不被世界遺忘。時刻擁有,存在的證明。

如何證明一個人存在。

終歸有所作為。

VIP玩家,沒有新手指引。存活全靠自行摸索。

所幸,成功抵達破碎之城的玩家,絕非吳塵等人。對科幻係玩家而言,入境後首先抵達的“自由港區”,就是屬於破碎之城的邊境之地。俗稱“裂隙邊緣”。此地劇情“碎片化”,極其嚴重。來自不同劇情世界的碎片,相互碾壓、碰撞、破碎,湮滅,無時無刻,都再發生。成敗一瞬間。

初來乍到,新鮮感勝過一切。等假以時日,吳塵方能體會,何為“碎片”。

粗略而言,“碎片”,就是破碎後的劇情世界,以及玩家所攜帶的分支劇情。對於破碎之城的守護者,虛空後的巨大幽影而言,就是一段“存在的記憶”。

好在,屬於科幻派係的自由港,大小造物,皆出科幻世界。與吳塵等人並不抵觸,亦無排斥。

自由港內自由通行。

如何落腳當務之急。

比起正想儘辦法,經由車載智能終端,搜集一切有用訊息的百裡衍等人。吳塵的車載智腦,已先行入門:“主人,已定位‘彌敦道9號,A座1樓3C,摩卡咖啡屋’。”

“這是哪?”吳塵看向中控大屏。

“玩家聚集地,與劇情相關。”智腦艾伊將摩卡咖啡屋的相關資料調出,不斷展示在中控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