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十三日一輪的生存之道(2 / 2)

“售價?”吳塵又問。

“800幣。”

“買不起啊。”吳塵搖頭一笑:“我們現在隻有兩位戰士,也用不著買下一座工廠。問問T850外骨骼單價多少,幾套起售。”

“昨日我以主人的名義郵件詢價,對方還沒回複。”話音未落,智腦艾伊又言道:“對方剛剛回複:‘80一套,10套起售’。”

“不還是800幣?庇護幣足夠,倒不如將工廠買下。”吳塵不解:“再問。”

“對方回複:‘T850外骨骼的核心是控製芯片。僅有的10枚芯片,都是專屬庇護所提檔所得,無法複製。’”

“所以,工廠隻能造出10套。”吳塵轉而又問:“為何要賣?”

智腦轉述:“賣家說,工廠藍圖,已提檔至T1000。”

吳塵懂了。

就好比AE86一檔是醫療包,二檔是醫療箱。賣家一檔是T850外骨骼藍圖,二檔變成T1000外骨骼藍圖。所以一檔得來的10枚T850芯片,數量也沒有增加。於是賣家選擇打包出售T850外骨骼工廠,再另造一座T1000外骨骼工廠。

智腦又說,T1000之後有TX,TX之後還有T3000。就不知那位賣家,能提幾檔。是不是每一檔都有先進機器人工廠藍圖。

其實T1000、TX、乃至T3000,都有巨大破綻,且受特定環境製約,適合潛入、暗殺等特種作戰。改造成通用型動力外骨骼,性價比反不如T850。

賣家受製於科技線,T850芯片能不能複製。然而對吳塵而言,或許另有驚喜。也說不定。

隻是800幣的高價,吳塵實在是出不起啊。

先讓智腦與賣家保持聯係,等積累足夠庇護幣,再視情況而定。

“主人,對方問您:‘摩托終結者(Moto-Terminator)要不要?’”

“開價多少?”吳塵隨口一問。

“單買10幣一輛。10輛打包8折。”

“10輛隻需80幣。”價格合適,吳塵頗為意動:“你問他,既然同出終結者係列,為何摩托終結者賣這麼便宜。”

“主人,T850是動力外骨骼‘裝備’。而摩托終結者隻算陸行‘載具’。雖然擁有智能,可自動駕駛無需另配騎手。但比營中隨處可見的無人機群,實用性要差太多。所以價格便宜。”智腦給出答案。

“劇情人物才是關鍵。”吳塵信服。載具對劇情人物而言,更多時候隻不過是代步工具而已,並無實質提升。即便摩托車終結者,靈活機動、速度驚人、動力強勁、電量持久;前部左右車身裝有兩門轉管機槍和等離子炮,用於清除障礙,屠殺叛軍;左右尾部裝有兩門短管榴彈高射機槍,用於發射彈幕,阻止空襲;車頭另有三眼激光傳感器,用於偵測和追捕人類;也隻賣10幣。

“我們還有多少存幣。”吳塵有意購買。

“還剩81幣。”智腦管家不會算錯。

“5折打包。”吳塵還價。

“賣家回複,5輛9折。”對方也精通討價還價。

“6折打包。”吳塵提價。

“最低7.5折。”

“一口價,6.5折。”吳塵最後出價。

“賣家回複:‘7折成交。’”智腦提醒:“70幣支出後,我們隻剩11幣。”

“足夠支撐到掃除日了。”吳塵道出關鍵。

“主人說得對。”智腦秒懂。不能撐過掃除日,存再多的庇護幣,也是白搭。

快速暴兵,堆積戰力。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