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 穩妥的對比實驗(2 / 2)

“明白了。”吳塵輕輕點頭。方法很簡單,通過幻痛讓綺蓮博士的大腦,幻想出一個完整的身體,補全缺失的器官,再引導超級細胞修複。完成身體的再生。

“我還需要接入綺蓮博士的意識,對人體結構進行3D建模。”海登博士又提出新要求。將基地女伴排除在外,兩個聰明大腦的單獨連接,需要吳塵的允許。

“沒問題。”吳塵笑道:“交給艾伊就好。”

“那就開始吧。”智腦艾伊也躍躍欲試。對於未曾經曆的新科技,誕生自新香港的超級數字生命,從來都興趣盎然。

黑鳥機艙內的先進醫療室,自帶納米醫療艙。結構比AE86內的簡化版,功能更加完整也更強大。

將手提箱內的綺蓮博士僅剩的器官,按照重要性逐一取出,放入納米醫療艙。沒有藥劑的醫療艙,卻讓脆弱的人體器官,宛如一縷輕羽懸浮在醫療艙中。

不等蓋上艙蓋,細胞級的深層掃描已悄然開始。利用“人體細胞分裂數字模擬程序”將綺蓮博士完整的數字化軀體顯示在全息艙蓋。又迅速標注出缺失的組織結構。對比完整的數字化軀體,需要修複的部位一目了然。

而且醫療艙自帶“細胞打印機”。能夠借助模擬出的數字化軀體,利用細胞打印技術修複創傷。

與再生繭相比,最大的差彆,也是一個極為微小的不同。“人體細胞分裂數字模擬程序”通過大數據計算得到的數字化軀體,無法100%模擬出細胞分裂中的基因突變。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細胞打印出的也是“克隆體”。

所以對於綺蓮博士這種珍貴的劇情人物而言,最好用再生繭修複身體。

智腦迅速接管納米醫療艙A.I程序,建立腦波橋接通道。

很快,綺蓮博士仍活躍的意識,就被數字化模擬再現。

“綺蓮博士?”吳塵微笑開口:“如果能聽到並理解我說什麼,請您眨眨眼。”

眼球和大腦並無神經相連,所以海登博士的目的,其實是讓綺蓮博士的大腦,下意識傳輸“眨眨眼”的腦波命令。

艙蓋上的數字化軀體腦域果然有最直觀的響應。

這麼做的目的是人為製造“大腦皮質功能重組”,激發幻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