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 有些事無論過了多久似乎都不會變(2 / 2)

眾所周知,人腦是憑借不同頻率的腦波來傳遞信息的。就像廣播、電台用電波發送信息一樣。對於人腦而言,當思想、意念在心靈的迷宮中遊走時,它就會發出微量的電波。實驗證明,人腦的腦波有四種:、、西塔、德爾塔,並可以借助腦波檢測器來測量。將電極黏附在頭皮,在人的清醒和熟睡狀態下,檢測到的腦波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腦波,是當人們放鬆身心、沉思時的腦波。它以每秒鐘812周波的頻率運行著。當人們在做“白日夢”或遐思時,腦波就會呈現這種模式。這種模式下的人應該是處於放鬆式的清醒狀態中。

腦波,是一種有意識的腦波,它以每秒鐘1225周波的頻率運行著。當人們處於清醒、專心、保持警覺的狀態,或者是在思考、分析、說話和積極行動時,頭腦就會發出這種腦波。

腦波,是人們沉於幻想或剛入眠時發出的腦波。它以每秒鐘48周波的頻率運行著。這正好屬於“半夢半醒”的朦朧時段,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大腦正在處理白天接收的資訊,而許多的靈感可能就在這個時候突現。

腦波,是人們沉睡無夢時發出的腦波。它以每秒鐘034周波的頻率運行。”9很快找到了相關資料。

後來發現,繼這四種腦波之後,還有一種更神奇的腦波,稱之為:。

按照庇護所的架構者零的說法,腦波的出現,並非偶然。當人類的思想已遠遠超越身體,作為意識的容器,肉體越發顯得脆弱,且無法承受。人類於是用硬盤存儲記憶,用智腦進行運算,用網絡共享知識,用飛船代替奔跑,用動能護甲在嚴的異星延續探索的精神。不知不覺,人類已經開始擺脫肉體的桎梏和羈絆,行走的越來越遠時,造物主再一次展現了他的博愛與慷慨。人類在進化的路途中,第一次被自己的創造物施加影響:在與信息無數次的碰撞中,人類開始了適應性的進化。

據信在不遠的近未來萬物互聯時代,人類首次進化出了腦波:無需網絡,無需智腦,人類憑借自己的腦電波接收信息,傳送資料,傳下載……無數的人類借助千千萬萬顆各自的大腦,串聯構建起嶄新的網絡世界。於是一個龐大的“人腦網絡”即將誕生於萬物互聯的數字化時代。更加神奇的是,升到庇護所世界,吳塵獨一無二的腦波,又被同時代的大玩家們稱之為“跨界腦波”,不僅能向下兼容所有以人類為代表的生物腦波:、、、,還能同時兼容以塞伯坦變形金剛的普西腦波。

所以,另一個玩家都知道的庇護所常識,就是隻有吳塵和並入他腦波幕網中的女伴才能自由駕馭由塞伯坦變形金剛的遺骸改造的變形機甲。而不會被機體強大的腦波燒腦而亡。

這也是吳塵能成為庇護所唯一紫金,擁有號稱“劇情十字路口”的新香港為專屬主世界的劇情領主的重要專屬能力之一。

無論庇護所破碎多少次,每次傳火的吳塵仍然擁有獨一無二的腦波幕網。正如他每天準時醒來一樣,有些事無論過了多久似乎都不會變。

“老大。”以迎接吳塵返回基地的核心男玩家為首的核心圈成員,都早早的聚攏到了端口艙前。

“老大。”每一個陌生的麵孔都透著對未來的憧憬還有無法掩飾的茫然的驚恐。

“老大。”那位迎接他成功完成四階段測試的核心女玩家也是不加掩飾的激動。

老實說,被第十次傳火清洗掉大部分記憶的吳塵,並沒有對落錘組織的惡感或痛恨。更何況此時的落錘是古卷軸:落錘製作組。一個致力於創造完美的開放世界的邊緣玩家組織。

還遠不是被大多數的庇護所玩家深惡痛絕的“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