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4 火箭女郎(2 / 2)

吳塵聞聲看向袖珍電視屏呈現的一件女工程師新發明:“我猜,是火箭背包。”

據說,貝爾航空係統公司工程師摩爾早在1961年就設計出了最初的火箭背包。火箭背包是一種單人機動飛行器,根據反衝原理設計製作,依靠高溫燃氣的噴射形成推力。這款火箭背包曾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賽開幕典禮中亮相,使用者借助它衝到約10米高,時速介於12到16公裡間,當滯空時間隻有20秒。而自動化工程師時本·平克頓,使用的是來自菲亞特最新研發的:nos。

nos全稱“nitrous oxide system”,即氮氣加速係統。現實中是由holley公司開發並生產的為在瞬間提高大比率馬力,利用的液態氮氧化物提升動力的係統。其實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已開始使用nos,戰爭結束後才逐漸被用於民用汽車的直線加速賽事中。

用菲亞特專門為旗下高性能賽車開發的nos係統,配合輔助機械臂,自動化工程師時本·平克頓成功打造了這款“nos火箭背包”。

按照女工程師最初的設想,“nos火箭背包”可以協助時代女郎在高屬行駛的汽車上降落,用來協助吳塵進行時空拚貼。不過考慮到“nos火箭背包”的巨大危險性,吳塵還是建議女工程師,先為剛剛獲得的卡特琳娜β型運輸機器人裝備。改造成火箭女郎。用來奪取敵方車輛。

直到技術成熟,可以安全使用,再為時代女郎裝備。

女工程師欣然同意。很快,被修改程序並成功喚醒的卡特琳娜β型運輸機器人,裝備“nos火箭背包”,手持三位遊擊隊員留下的伯萊塔m1938衝鋒槍,成為測試版的火箭女郎。

作為二戰名槍,隻有精銳部隊的衝鋒槍手們才能配備的伯萊塔m1938衝鋒槍。衝鋒槍手們還同時配發一款極富特點的帆布製無袖背心,在前後縫製了橫向彈匣插槽,前5後7共計12個彈匣,酷似日本古代武士的盔甲,被冠以“武士”的綽號。

畢竟已經不是先前那個紅綠燈二戰打飛機路段。將三把伯萊塔m1938衝鋒槍進行機械自動化升級後,女工程師還用堪比防彈尼龍的飛橋遊艇的敞篷,定做了三件“防彈武士”戰術背心。在吳塵的建議下,女工程師還打造了用核電池供能的“簡易動力機械外骨骼”。核電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或“原子電池”。已知第一個放射性同位素電池是在1959年1月16日製成,重1800克,在280天內可發出11.6度電。在此之後,核電池的技術獲得長足發展。在肥宅憑借的劇情碎片中,原子電池的功率已經能為機器人供電。可想而知,用來為簡易動力機械外骨骼提供能量,從技術上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要不,把火箭背包也掛上?”吳塵發現,女工程師使用的高級材料,和菲亞特690 n4武裝集裝箱重卡同樣經曆了5×拚貼。

“掛上,掛上。”可可對英姿颯爽的測試版火箭女郎卡特琳娜β完全沒有抵抗力啊。

“時本,將“nos火箭背包”、“簡易動力機械外骨骼”、“防彈武士戰術背心”、“機械自動化伯萊塔m1938”,合並成火箭女郎套裝。”吳塵立刻下達飛行小隊指揮官命令:“按照現有材料,能做幾套做幾套。”吳塵靈光一現的突發奇想再一次接管劇情。

“遵命,指揮官先生。”自動化工程師時本·平克頓立刻行動。

“可是指揮官先生,伯萊塔m1938衝鋒槍隻有三把怎麼辦呢?”可可還在為缺少槍械趕感到可惜。

“不用擔心。衝鋒槍手有就三位足夠了。我們從新兵營的武器庫不是搬了許多備用槍械嗎?m2hb、m45、mg3,狙擊、火網、通用。與衝鋒槍也很搭啊。”

“啊……”可可眼中滿是興奮:“所以指揮官先生在武裝菲亞特號之後,終於要武裝時代姐妹了嗎。”

“嗯。”這段一唱一和,向隊內直播的名場麵,幾乎是奠定了衍生劇情走向的關鍵劇情節點:“接下來,我們將會有一場激戰。菲亞特號上的所有人很可能要與整個世界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