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7 指揮官先生,我們需要一架直升機(2 / 2)

話說,上世紀5、60年代是直升機技術大爆發的年代。不僅出現了很多新的技術手段,各種獨特的設計也如百花齊放般呈現在世人麵前,作為充滿了藝術氣息的意大利也不甘落下風。菲亞特公司在60年代初設計了代號7002的中型直升機。這款直升機是菲亞特公司與政府部門合作生產的多用途直升機,可以執行客運、貨運等多種常規任務,也不排除成為軍用直升機的可能,不過該機隻停留在樣機階段,沒有量產服役。

菲亞特7002空重600千克,總重1400千克,機長6.12米,寬1.4米,高2.88米,旋翼直徑12米,旋翼麵積約113平方米,飛機最大飛行速度170千米每小時,巡航速度135千米每小時,最大航程300千米,最大升限3400米,機組2人,乘客5人。

拋開這些看似很正常的數據,菲亞特7002在整個直升機發展曆史上都可以稱之為“一朵奇葩”。它的箱式機體由輕質合金製成,活像一個小型集裝箱,前部是駕駛室,兩名飛行員並列而坐,正麵有圓弧形的擋風玻璃,兩側也有大麵積玻璃結構來保證視野。駕駛室背後是乘員艙,可以搭乘最多5名乘客或2.5立方米的貨物。機體下部安裝管狀滑橇式起落架,機尾後方一根小巧的尾梁延伸出去,尾部有一副小直徑的涵道式尾槳。

直升機的動力艙安裝在乘員艙的後方,垂直安裝一台530馬力的菲亞特4700渦輪發動機,它並不是用機械傳動驅動頂部旋翼,而是驅動壓縮器製造壓縮空氣。乘員艙的上方是525升的燃油箱。直升機頂部安裝雙葉片旋翼,不同於常規直升機槳葉,其運作類似於旋翼機,並且可變螺距。有發動機產生的壓縮空氣通過管道輸送到槳轂內,翼片內部也有管道通往翼尖的側向噴口,它是“冷噴型”旋翼,直接靠壓縮空氣驅動。

為了保證旋翼的強度,前緣采用焊接不鏽鋼板,翼內也有不鏽鋼製成的翼梁,表麵再包裹金屬蒙皮。菲亞特7002的原型機在1961年1月26日首飛,追求極致設計感的菲亞特7002,飛行數據甚至不如很多50年代設計的直升機。所以此後沒能繼續發展,更沒有量產服役。

當意大利人把設計天賦用在直升機上時,就誕生了圓滾滾的菲亞特7002直升機,把兩架7002拚接起來後,就變成了菲亞特7500“飛行火車”。這架菲亞特7500甚至沒有改變直升機的基本結構,而是簡單將機體拚裝拉長,變成一個火車車廂式的機體,發動機仍然位於機體後部,隻是占據了更大的空間,能提供更多的壓縮空氣,在機體上方前後串聯安裝兩幅旋翼。

然而菲亞特7002都沒有取得最終成功,可想而知菲亞特7500肯定也無法成功。

這就是傳說中“滾回繪圖板”航空史上那些被淘汰的方案之一。

然而不得不說,胎死腹中的菲亞特7002直升機,確實擁有過目難忘的獨特美感。就像菲亞特一貫的設計語言。比如方盒毒蠍、四輪冰箱,諸如此類。一句話概括:設計感大於一切。

“所以,你想造一架直升機。”吳塵已經想到了。

“是的,指揮官先生。使用現有的材料和零件,智慧女神號武裝探險遊艇的開放式艇庫,完全可以改造成一座小型船塢。非常適合用來自動化機械建造。”女工程師時本·平克頓毫不掩飾她的進取心。

“沒問題。現有零件的強度足夠嗎?”吳塵其實是多此一問。

‘足夠了,指揮官先生。’女工程師時本·平克笑道:“智慧女神號的零件全都是5×拚貼。遠超一般材質。”

“那就乾吧。”吳塵送上笑容滿滿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