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3 重返亞平寧(1 / 2)

“指揮官先生,前麵是墨西拿跨海大橋。”女秘書可可又有了新發現:“天哪,沒想到‘多世界’的意大利真的完成了這個跨度2000年的壯舉。”

關於這條旨在連接西西裡島和亞平寧半島,從墨西拿messina海峽上建造一座橋梁的夢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人,根據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的記載,公元前251年,一座由船組成的“橋梁”第一連通了西西裡島和意大利本土,羅馬人將140頭從迦太基人手中俘獲的戰象運回歐洲大陸。

西西裡島和意大利本土距離十分相近。事實上,西西裡一側的墨西拿海峽距離意大利本土雷焦卡拉布裡亞reggio di cabria的距離,最寬處也不過19公裡,最短處更是隻有3公裡的距離,但就是這一灣海峽卻遲遲未等來第一座連通歐洲大陸和西西裡島的跨海大橋。

兩個千年之後,意大利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獨裁者墨索裡尼也曾設想過建立一座西西裡島跨海大橋,但因為受製於施工難度和當時的技術條件最終沒有任何結果的不了了之。二戰之後,意大利新政府在90年代也提出建造一條懸索大橋的計劃,但遲遲隻見項目不見動工。並最終在2006年,因為天文數字般的預算問題和政府的財政困境,取消了建設墨西拿跨海大橋的計劃。據說,2021年,意大利地質學界在一項科學研究中發現,墨西拿海峽的海床上處於地震斷層之上,因此計劃建造這座橋的位置是歐洲地震風險最高的地區之一,無疑再為這座命途多舛的跨海大橋興建與否,打上了個大大的問號。

事實上這座兩千年都造不出的跨海大橋,問題的本身除了技術原因,最核心的難點是經濟利益。西西裡島的利益還不足以說服曆屆意大利政府花費高昂的預算,去修建這座注定長期無法收回成本的跨海大橋。

然而有了這條泛地中海大鐵路後,一切都不同了。北非的礦產、原油、勞工,經由這條大鐵路源源不斷的輸往亞平寧半島。墨西拿到雷焦卡拉布裡亞的跨海大橋,也就順理成章的被肥宅拚接了起來。

話說回來。考慮到非洲豐富的資源、充足的勞動力還有環地中海的地理優勢,這條泛地中海大鐵路如果真能出現,將為歐亞大陸經濟一體化提供巨大的動力。中歐班列順下亞平寧半島,從西西裡島直通北非,連接埃及和利比亞。搭建歐亞非鐵路網、公路網、電氣網、互聯網……陸權回歸世界島有沒有?

不得不說,肥宅的劇情拚貼充滿了大玩家才有的想象力啊。話說,基建狂魔給意大利修一座墨西拿跨海大橋做伴手禮,也不是不可以。可見肥宅的劇情拚貼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吳塵輕輕點頭:“從亞平寧半島連接北非的大鐵路一定會通過西西裡島。那麼這座墨西拿跨海大橋也就必然會存在。”

“各位請注意,麵前是下一個紅綠燈路口。”可可輕鬆的語氣立刻變凝重起來:“過了墨西拿跨海大橋,我們將重返亞平寧半島。或許,這就是我們旅途的終點站。”

“好的,可可。”車上的時代女郎同聲回應。吳塵隱約覺得,時代女郎的親友登車,似乎完成了“同位心”所需的最後一塊拚圖。這也可以理解。能把自己最牽掛的家人一同搭上菲亞特號,完成唯一的救贖之旅。顯然是一種強大的情感和精神的支撐。沒有了“隱憂”的時代女郎們終於能輕裝前行。於是“同位心靈之力”開始加速凝聚。從量變到質變,或許也隻差一個“關鍵劇情節點”的推進。

吳塵和時代女郎們一致認為,作為第五安全停靠站的波紮洛火車站,很可能是這趟特彆企劃的最後一處安全屋。

“還有誰沒上車嗎?”吳塵在隊內閉路視訊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