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3 地球萬花筒(2 / 2)

279核戰坦克原名“279工程重型坦克”,是美蘇冷戰時期的特殊產物。多次實驗顯示,麵對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所有主戰坦克都會被瞬間掀翻,完全無法抵擋核戰爭的來襲。而恰逢當時美蘇都正在發展核武器,於是為了做出應對,前蘇聯展開了一項名為“項目279”的工程,自此279核戰坦克成功誕生。

279核戰坦克看去像一個裝著履帶的飛碟,整個車身呈圓潤扁平狀,炮塔更像一個倒扣著的平底鍋,4條履帶總計裝備24個輪子。自重更是達到了60多噸,內部安裝了100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使其最高時速能跑55公裡,加滿油續航能達到300公裡。

279核戰坦克車身裝甲平均厚度可達269毫米,在當時號稱能硬扛一切反坦克火力。當初按照設計局的評估,279重型坦克能保證200000噸級的戰術核彈在距車身1000米外爆炸,據稱後來也印證了設計部門的正確評估。279核戰坦克還有一個絕活,那就是采用了可調整的液壓懸掛,如果一旦發生核爆,坦克可以立即壓低懸掛和車輪,讓整輛坦克如同一隻螃蟹一樣貼在地麵,重心基本和地麵趨平。279核戰坦克的外形也是經過精心設計過的。流線型外殼有效分散了氣流,大為減少了氣流下竄導致掀翻坦克,把核爆的衝擊波傷害降到最低。為了阻擋致命的核輻射,在坦克的裝甲與車體之間,還填充了足量的防輻材料,得以確保駕駛員的安全當然要作為在核爆條件下作戰的坦克,三防係統:潛渡係統、自動滅火係統和戰鬥室加溫係統,肯定是不可或缺。

279核戰坦克不僅防護力強大,采用130毫米60倍口徑的65主炮,擁有同樣強大的攻擊力。要知道像這種大口徑的主炮一般都是裝在驅逐艦,這足以看出279核戰坦克在攻防兩麵有多強大。

但由於279核戰坦克不僅造價昂貴,後期維護又是一筆巨大開銷,於是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被永久封存。

眼前這座末日堡壘戰車的尺寸,甚至超過了被譽為陸地航母,車身總長為40米、寬35米、高8米,重達2700餘噸,擁有16台發動機,每行駛100公裡需要3000升柴油,最高時速僅為35公裡專門用來運輸火箭的巨型載具“爬行者履帶運輸車”。

因為末日堡壘的底盤,是兩排多達10輛279核戰坦克串聯拚接起的車身搭建。等於說,總計有20台100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共同驅動的龐然大物。

至於2排4履帶10輛279核戰坦克底盤搭建的末日堡壘,明顯是各種各樣的末日戰車拚裝焊接而成。給吳塵一種廢土版掠食城市的即視感。

這座末日堡壘戰車的原主人,看去應該就是阿努謝赫安薩裡坦誠告訴吳塵“先前也找到了幾支幸存者的隊伍,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的冒險隊之一。

也是從大災變一直頑強存活下來的地遺民。如果不是接受了國際空間站的委托,走了這條不歸路。或許還能活到吳塵率領“815極限戰爭卡車”冒險小隊抵達的這一天。

能抵禦極度嚴寒的新式無人機群被吳塵派出,飛向半截冰封的末日堡壘戰車。用分解光束打開缺口,內部景象立刻印證了眾人先前的判斷。末日戰車拚裝焊接而成的內部空間裡有大量末日生活的遺留。不僅堆滿了聯合政府發放的黴菌防護裝備、人道救援物資,還有大量的槍械。

吳塵如獲至寶,命令無人機群細致掃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如眾人所期盼,無人機群在末日堡壘戰車的核心生活區找到一台聯合政府的軍用手提電腦。通電後成功激活。密碼緊跟著被無人機群從掃描到的“環境數據”中自行獲得。

隨著屏幕成功點亮。被命名為“地球萬花筒”的桌麵背景圖立刻震驚了所有人。

“這是什麼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