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7 關鍵是“同類”怎麼定義(1 / 2)

等吳塵趕到,鏡像美少女已經全都不見。

隻剩下六位美少女眾母戰士。

“護種者”梅麗莎·賈弗用一種朦朧的口吻說道:“她們和我們一起繞圈,一起說笑。我完全不知道她們究竟是我們的影子,還是我們都產生了一樣的幻覺。”

“我明白。”用一閃即滅的真視之眼確定美少女眾母無礙,吳塵輕輕點頭:“菌絲體m導電納米線的強悍,遠超我們的認知。”

“大人是說,這些鏡像美少女都是由‘菌絲體’組成的?”女武神又補充道:“以m導電納米線的方式?”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實是這樣。‘菌絲體’通過導電觸須,連接彼此。在場域之中任意傳送,構建鏡像。”吳塵說出自己的判斷。

“大人所說的‘場域’又是什麼?”女武神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啊。

“簡單理解,‘場域’就是‘能量場的作用區域’。”吳塵結合眼前的狀況,給出更精準的描述:“也可以認為是‘黑暗之母’瑪哈卡利的領域。”

“我懂了。”擬人化的“瑪哈卡利的領域”,一下子讓女武神抓住重點:“就是‘黑暗之母’瑪哈卡利的地盤。”

“對,可以這麼理解。”吳塵原本想嘗試著自己也踏上“冰晶鏡麵”,看看有沒有自己的鏡像。可是潛意識的危機感,讓他立刻打消了念頭。無謂的冒險,有害無益。他要儘可能隱藏實力,延遲劇情反撲的發生。

遙控末日堡壘279從“自走模式”切換成“堡壘模式”。

底部升降艙門徐徐落地,費羅莎一腳油門直接將“t815極限戰爭卡車”開進了末日堡壘279。能夠消毒殺菌的“納米篩nanoscale sieve”清潔程序隨即開啟。確定沒有黴菌殘留,末日堡壘279這才向吳塵和他的冒險小隊開啟。

比起大災變期間用各種前蘇聯的末日戰車拚湊成的279核戰坦克末日堡壘戰車,如今由無人機群3d打印出的末日堡壘279,雖然用的全都是本劇情碎片時空的耗材,然而內外車體完全是天翻地覆的巨大提升。

為了完成iss國際空間站打開地獄之門的任務,先前279核戰坦克末日堡壘戰車的冒險隊還找到了10枚前蘇聯的rt23彈道導彈的核彈頭。準備用一場定向核爆來打開冰封的地獄之門。

rt23彈道導彈出自前蘇聯“末日列車”rt23鐵道洲際彈道導彈係統。

上世紀60年代,美蘇爭霸由確保相互摧毀戰略轉向了確保相互生存戰略。此時美國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已經服役,前蘇聯則采取陸基機動發射來彌補二次和報複的手段的差距,於是出現了公路和鐵路機動的戰略導彈設計方案。蘇聯人把彈道導彈搬上了鐵道列車上發射,成為世界上第一種以鐵機動方式部署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列車,由三台改進型的m62內燃機車和三列可攜代的發射車,外加幾節偽裝的支援車廂和燃料車廂組成,車廂上還寫著載重135噸、輕型貨物專運等貨運說明字樣。人們卻不知道這其實是前蘇聯第五代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達12萬公裡,一枚rt23彈道導彈可攜帶10枚爆炸當量在10萬噸至35萬噸之間的分導式“手術刀scalpel”核彈頭。一枚rt23彈道導彈就可以摧毀一個歐洲小國。

基於可以隨時停車發射的優點,蘇聯前後部署了12列導彈列車,每列列車上配備三枚rt23彈道導彈,成為名副其實運行在鋼軌上的“死亡列車”。這個獨一無二的係統在一段時間內成為蘇聯核威懾的王牌之一。由於外形上與通貨運車十分相似,並快速的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原野上行駛,晝夜機動距離可達1000公裡,這讓彼時的美國情報機構十分頭痛,間諜衛星也完全不夠用。出於對核導彈列車的恐懼,1993年1月,美俄總統在莫斯科商定了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2005年8月15日,俄羅斯宣稱rt23彈道導彈已在8月12日全部、永久性的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