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3 永遠的球花(2 / 2)

“我聽說是《龍種。”女明星安妮莉絲·阿克曼微笑著說道。

“300萬美元的大製作。”這“顯然”是法國傳奇女明星約瑟芬·貝克的興趣點。

1940年帝國馬克兌換美元彙率為2.5:1。前幾年一直都很堅定,但最近帝國馬克有貶值的風險。300萬美元,這可是好大一筆錢。

當然,2.5:1並不是最低彙率。事實上,一戰後德國麵臨巨額賠款,於是大量印製紙幣,戰前美元兌馬克的彙率為1:4,1923年初美元兌馬克的彙率為1:7260,1923年末的彙率則為1:4萬億。彼時的歐洲銀行家在完全失控的通脹中大發橫財,在德國瘋狂收購各種企業,掠奪德國人的機器工廠、不動產、珠寶……再運到歐洲大肆販賣。大通脹高利貸“bu疊滿”血洗德意誌的大銀行家、大資本家中,有相當比例是猶太銀行家、猶太資本家。於是,在一戰後德意誌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社會急劇動蕩的時期,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湧動——信奉法西斯主義的元首出現了。

幾位女演員通過代入情境的巧妙對話,去“東方外拍掙錢”就成了一個理所當然的“談資”。不會被列車上無處不在的蓋世太保密探抓住話柄。

“女士們,先生們,下一站將停靠意大利米蘭中央火車站。中途會稍作停留,祝各位晚安,好夢。”

慶祝酒會進入尾聲,列車播報適時響起。

劇組成員互相道彆,返回各自的臥鋪車廂。

畢竟進入劇情的第一步,隊伍彙合已經完成。雖然成員之間互不隸屬,但畢竟都在元首專列上。隻要抵達目的地,劇情的伏筆自然就會揭曉。第一次獨自外出冒險的女戰士們懷揣心事,漸漸入睡。

一覺醒來,列車已抵達米蘭中央火車站。

米蘭中央火車站stazione di mirale是意大利第二大火車站,也是歐洲最主要火車站之一。米蘭中央火車站位於米蘭市奧斯塔公爵廣場piazza duca d'aosta,始建於1864年,由烏裡塞·斯塔齊尼(ulisse stai)設計,1931年竣工並投入使用。米蘭中央車站有24個站台,每天有大約32萬名旅客,到發500輛列車,每年約有1.2億乘客使用。

列車播報已經通知昨天成功入選的演員8:30集體出席在米蘭中央火車站舉辦的發布會,持續為拍攝造勢。

於是女演員們各個早起,梳妝打扮。準備以最美的妝容出現在各大版麵。作為承辦方的意大利電影人也出席了活動。

“咦,怎麼會是她?”臨來時做足了功課的戰地女郎丹妮爾透過車窗,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當然是她。”和她同住一個開放式隔間的女演員笑道:“意大利最著名的女演員露易莎·菲裡達,她身旁是同樣著名的男演員也是她的丈夫奧斯瓦爾多·瓦倫蒂!”

在墨索裡尼當權時代,奧斯瓦爾多·瓦倫蒂goredi和露易莎·菲裡達luisa erida是意大利聲名顯赫的電影明星,也是忠實的法西斯主義信徒。他們聲色犬馬的私生活如同他們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一樣受到追捧。作為主要演員,這對明星夫婦出演了墨索裡尼政府支持的意大利電影《白色電話。在劇中他們分彆飾演誘惑女人的流氓和喪失靈魂的墮落女人。這些毫不忌諱地彰顯無政府主義傾向的荒淫無度的角色激起了意大利小資產階級的憤慨……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這對明星夫妻也出自類現實二戰劇情碎片時空——《瘋狂之血sanguepazzo。

露易莎·菲裡達的扮演者是永遠的球花大人,是帶球撞人的那個球嗎?——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