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4 你長得這麼漂亮,不去拍電影真可惜(2 / 2)

“在納粹價值觀中,有三個單詞描述當時德國女性的社會角色——‘孩子kinder,廚房küche,教堂kirche’。1934年9月希特勒也親口說:‘德國婦女的世界就是她的丈夫,她的家庭,她的孩子和她的房子’。

當時在納粹德國中,隻有男性才能在政府機構任職,但二戰的爆發徹底改變了這一情況。在德國占領歐洲大部分地區後,由於武器匱乏和人員的損失,德國決定有必要以“輔助部隊”的名義吸引更多女性加入國防軍中。

漢斯·倫普夫在《戰敗者的結論一書中寫到:‘我們不應該忘記,在防空部隊中有許多女性。在防禦部隊和其他崗位上,她們代替男人們奔赴前線,無論他們身在何處。1944年底有約27萬名18到40歲的女性參加了城市消防隊。她們是出色的助手,忍受著兵役的艱辛和不習慣。她們不畏艱險,甚至不怕犧牲,努力靠自己薄弱的力量繼續完成男子的工作。’

在國防軍中工作的女性不被視為軍人,而是作為‘輔助工作’的一部分。德國陸軍,空軍,海軍和黨衛隊都有輔助工作部門。在這些單位中,女性有單獨的一套等級製度,並履行不同的職責。

德國工程師瓦爾特·庫普夫描述這些過程:‘通過增加婦女勞動營的數量,並從婦女中培訓出足夠數量的領導,婦女在戰爭期間的勞動服務就可以獲得很大發展空間。在隨後的幾年裡,多達80000名女性加入了婦女勞動服務團。’

但這也無法滿足納粹德國對勞動力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根據納粹政府法令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軍事支援服務機構,女工在服役期滿後也是在六個月內將在勞動服務團繼續勞動六個月。

1940年10月1日根據第1085號命令,陸軍成立了陸軍通信輔助服務。該輔助單位主要負責陸軍通信工作,女性擔任電話員接線員、電報員,無線電報員員和行政文員等。主要由德國女性自願報名方式進行,要求年齡從18到40歲。她們是國防軍雇員,不屬於軍人,屬於軍隊輔助。工資按照和公務員一樣標準支付。報名的女性需要接受長達12周的培訓,穿著專門的女性輔助製服,有一套特彆的等級製度。因為在製服上有個閃電標誌,所以她們被稱為“閃電女孩”。

之後又成立多個輔助服務單位:醫療和福利輔助服務設立於1941年。該單位為紅十字會的輔助人員,在士兵之家soldatenheim工作,主要負責在火車站食堂分發茶點,並在問訊處值班,以便返回部隊或新任的士兵可以谘詢。醫療和福利輔助服務最早直接隸屬於德國紅十字會,1941年11月隸屬於陸軍總司令部。這個單位女性繼續身穿紅十字會製服。

參謀輔助服務設立於1942年。女性主要在軍隊行政崗位擔任文員,比如秘書和打字員等。最早通信輔助服務中也有女性擔任文員工作,當參謀輔助服務成立之後,通信輔助服務中的女性文員就轉入該單位。

家政輔助服務設立於1942年。關於這個單位的資料比較少,據說主要是家政服務人員,比如清潔工和洗碗工等。他們不穿專門的製服,主要穿便裝。在袖子上會佩戴一條袖帶,上麵是綠底灰綠色刺繡“家政輔助服務”字樣。

女性馴馬師設立於1943年。陸軍騎兵有自己的馬匹儲存和訓練設施,但陸軍其他涉及馬匹的單位,比如炮兵和輜重部隊缺乏相應人員來訓練馬匹。1943年陸軍騎術和駕駛學校首批招聘女性來擔任馴馬師,她們主要負責為陸軍非騎兵的單位訓練馬匹,提供給前線使用。

1941年4月10日海軍成立空防觀測預警輔助服務,這是海軍首次使用女性輔助人員進行軍事任務。該單位女性招募自空軍相關單位。

1942年7月7日設立了海軍輔助服務。在此之前都是從陸軍中招募女性擔任通信崗位。該單位名稱後會加入海軍marine字樣,該單位被稱為陸軍通信輔助服務海軍。

空軍是新成立的軍種,所以沒有使用女性輔助的先例。不過從德國空軍成立開始,就有女性在其中工作,起初她們隻能擔任文員,電話接線員,廚師,服務員和清潔工等傳統角色。隨著戰爭的進行空軍的女性開始擔任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空軍有大量的17到45歲女性在空軍以下單位工作:飛行報告輔助服務,空中通信輔助服務,空襲預警輔助服務,參謀輔助服務和防空輔助服務。飛行報告服務輔助中女性輔助人員主要在各個雷達站,監聽站和報告站工作,這些都是獨立單位。

1941年2月成立空中通信輔助服務,並吸收飛行報告服務輔助。該單位女性主要擔任電線接線員,無線電報員,密碼員,打字員和電報員。

防空高射炮輔助服務設立於1943年。女性主要負責探照燈和放空氣球等工作,這些單位在防空高射炮陣地附近。在最初階段,防空高射炮陣地沒有女性輔助人員。

1944年8月約有66萬名男性和45萬名女性輔助人員在德國空軍防空高射炮部隊服役。防空高射炮的探照燈大多由女性輔助人員操作。1944年後期開始,在個彆情況下,女性直接直接操作防空高射炮進行射擊。

黨衛隊的輔助服務中的女性主要有兩類:通信輔助服務和戰時輔助服務。擔任這些職務的女性最低年齡為17歲,最高年齡為30歲。為了能夠入選,應聘女性要通過嚴格的招聘和培訓。黨衛隊的女性輔助人員被稱為黨衛隊女隨員ssgeolge。根據黨衛隊經濟和行政總局wvha初的一份名單。黨衛隊共有1170名女隨員,她們身穿田野灰製服,左臂佩戴帝國鷹徽。

女隨員中主要有:集中營女看守,女醫生和女護士,武裝黨衛軍電話接線員,電報員和無線電員等。其中大部分是集中營女看守,主要負責那些女性集中營工作,據說是自願報名,但女看守這個崗位並不受女性歡迎。在招聘女看守時,優先考慮身體健康,未受過行政和刑事處罰和政治上忠誠的女性。招聘年齡從21歲到45歲之間。所有候選人都需要提供一些證明文件,包括雇主的介紹信。”——改摘自《戰爭中的女人—二戰德國女性輔助部隊。

雖然很多“閃電女孩”確實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出應用的作用,可也難免其中有一些絕色尤物,成為德國民眾口中調侃的“軍官的床墊”、“士兵的皮鞭”。甚至有些腐敗的高級軍官將自己的情婦安排到相應的高級輔助職務上。用第三帝國的高薪來專為自己或所屬的利益小團體乃至於某些納粹高層養女人。作用等同於軍中高級慰安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