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2 那當然是約裡奧-居裡夫人(2 / 2)

先前,被新任帝國研究委員會物理部主任和核物理全權代表瓦爾特·格拉赫請到柏林參與“複仇武器計劃”曾經“第一鈾俱樂部”如今“第二鈾俱樂部”的成員中,就有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居裡,全名讓·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他在1925年加入巴黎大學鐳研究所成為瑪麗·居裡(居裡夫人)的科研助理,與居裡夫人的女兒也是該研究所的助手,大他3歲的伊雷娜·約裡奧-居裡(irène joliot-curie)認識並迅速墜入愛河,於次年結婚。

後來,他們像居裡夫婦一樣夫妻合作研究,分享了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通過人工方法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例如,他們發現暴露於α射線的鋁原子會轉變為放射性磷原子。約裡奧-居裡夫婦並沒有遵循婦隨夫姓的傳統,而是將兩人的姓氏合並,成為夫婦二人共用的姓:“約裡奧-居裡”。約裡奧-居裡夫婦在正電子湮沒、光子轉化為電子對、從鐳d(210pb)中提取釙、用α粒子轟擊輕元素產生核反應、人工放射性的發現、鈾受中子轟擊後生成的放射性產物等研究方麵都做出了貢獻。

約裡奧-居裡夫婦於1934年加入法國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1935年加入反法西斯知識分子警戒委員會(vigitee of intellectual anti-fascists)。伊雷娜是參加1936年法國人民陣線政府的三名女性之一。作為負責科學研究的副國務卿,她與讓·佩林(jean perrin)一起為後來成為國家科學研究中心(tre national de recherche stifique)奠定了基礎。

為了防止在核物理方麵的研究成果被納粹獲得,1939年10月30日,約裡奧-居裡夫婦將核反應堆的原理記錄在一個密封的信封中,並將其存放在科學院,直到1949年它一直不為為界所知。約裡奧-居裡夫婦選擇與家人一起留在被占領的法國,並確保進入他實驗室的德國人不能使用他的工作或設備,並阻止了這些設備被轉移到德國。納粹占領期間,約裡奧-居裡夫婦繼續他們的研究,特彆是在生物學方麵。1941年6月,弗雷德裡克參加了人民陣線委員會的成立,並成為該委員會的主席。1942年春天,弗雷德裡克加入了法國共產黨,並於1956年成為法共中央委員會成員。作為一名卓越的國際主義和平衛士,他對中國人民抱有同情的態度,不但應學生錢三強之邀,積極參與營救被美國扣押在日本的物理學家趙忠堯,而且他鄭重向毛主席建議,中國也要搞原子彈。成為對中央決策觸動最大的一位外國專家。弗雷德裡克對主席說,要戰勝原子彈,您必須有實力。這是主席在1946年會見斯特朗時發表著名的“原子彈是紙老虎”論斷,繼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首次重視弗雷德裡克的建議,下決心要發展原子能科學。

1946年,伊雷娜就任鐳研究所主任,在1946年到1950年期間她還任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理事。1947年被蘇聯科學院選為通訊院士。夫妻倆還於1948年領導建立了法國第一個核反應堆。由於缺乏防護,長期受x射線和γ射線輻射,伊雷娜的健康受到嚴重傷害,使她患了急性白血病,並於1956年3月17日不幸逝世於巴黎,享年59歲。弗雷德裡克·居裡在1958年8月14日去世,享年58歲。

顯然。“原子彈之母”莉澤·邁特納心中最合適的人選是居裡夫人的長女,伊雷娜·約裡奧-居裡。

“這位約裡奧-居裡夫人現在在哪?”首席選角助理戰地女郎丹妮爾將目光投向向來消息靈通的女記者麗莎。

女記者又將目光投向第二選角助理:“盟軍方麵的消息,安娜應該比我更專業。”

果然。作為“銀狐行動組”的負責人,第二選角助理女秘書安娜·莫菲特已經收到了最新消息:“剛剛過完46歲生日的約裡奧-居裡夫人,日前在法國人民陣線的暗中保護下秘密抵達柏林。正試圖營救被納粹強迫參與‘複仇武器計劃’的丈夫弗雷德裡克。”

“有她的照片嗎?”首席選角助理戰地女郎丹妮爾要確定這位約裡奧-居裡夫人的真實身份。

“有的。”第二選角助理女秘書安娜·莫菲特輕輕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