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0 逃離現實的一張臨時通行證(2 / 2)

在《大戰役》“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下,隨攜帶0326專屬分支主線的“sa3姐妹團”的強勢介入,破碎時空定格的劇情被持續推動主線劇情因而衍生,擁有“主角光環”的女主們的劇情也隨不斷衍生的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被一同改寫,成功抵禦了以劇情衝突的形式呈現並發動的“劇情殺”,活到了和“sa3姐妹團”在ggl大德意誌機車製造商聯合會寬軌試驗場《國家榮耀:大戰役》片場相聚的這一天。

事實上從庇護所的高維屬性上說,“劇情線”不等同於“命運線”。命運線簡單來說是角色的“宿命和運氣”。往往涵蓋角色從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然而,“劇情線”雖然也會因角色的死亡而中斷。但在玩家的介入下,類似“起死回生”或“轉換生命形態”後,依然能重新衍生出屬於自己的專屬劇情。所以簡單理解,沒有被外界(玩家)介入的角色的劇情線,可以部分等同於命運線。然而一旦有玩家介入,類似出現“跨劇情融合”這種特殊劇情事件時,就會更多展現出角色劇情線的高維屬性。

也就是說,在《國家榮耀:大戰役》片場,還有專門的監獄車廂駐地。由一節節長42米、寬6米、高7米的八軸雙層車廂改裝而成的“監獄車廂”內,關押著從各地“歡樂營”、“愛露營”等集中營轉運過來,進行特殊拍攝的女囚。

事實上除了拷問、鞭笞等審訊場景的拍攝工作,她們還兼有後世電影片場“裸替”的職能。雖然無論是前任導演喬瓦尼還是現任導演萊妮都對實景拍攝有極高的藝術追求,但所有必須的性愛場景絕對不允許實拍。也就是所謂的“打真軍”絕對不允許發生。

“打真軍”這一說法最初源自粵劇舞台,意指武打演員在表演時不使用替身,而是親自用真功夫進行對打。這個概念後來被引申到電影領域,尤其是在拍攝性愛場景時,如果演員雙方直接發生關係而不借助替身或使用假體位,也被稱為“打真軍”。事實上有許多有碼的色情電影,後來因母帶流出又或者用技術手段去碼後恍然發現,竟然也都不是“打真軍”。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情色也是一種表演的藝術。

有兩家專業的電影院專門放映類似納粹剝削這種情色影片。

磨坊戲院(grindhouse)是美國專門放映剝削電影的戲院,在紐約第42街的滑稽歌舞雜劇(burlesque)戲院沒落之後才被命名,過去常常上演性感撩人的碰轉舞(bump n' grind dang)和脫衣舞,1960年代這些戲院則被投入新的用途,專門上映剝削電影的場所。

露天汽車戲院,也叫“免下車”電影院。是一種顧客駐車並於車上觀賞的露天戲院。1932年由美國richard m.利用廢棄化學工廠發明此種放映法,早期聲音部分采用大喇叭對停車場播放,後來出現區域廣播蓋台的做法,客人可以用車上收音機收聽電影聲音。當在1960和1970年代麵臨營運衰退之際,戲院經營者們也開始謀畫找回老主顧的方法,解決方案就是去預訂剝削電影。事實上,1970年代有些製作人直接為露天汽車戲院的市場製作電影,大部分都是暴力動作電影,有些人也將其歸類為露天汽車戲院電影(drive-in films)。

“就像上世紀80年代風靡大陸的錄像廳一樣,磨坊戲院和露天汽車戲院成為普通民眾心中的一處‘(精神)烏托邦’,當生活的殘酷無法回避時,快銷式的娛樂就成為了消解痛苦的良藥。磨坊影院低廉的‘單次票’、‘雙倍票(連看兩場)’或‘包宿票’以及露天汽車戲院不按人頭而按汽車收費且比停車費還低的票價,成為逃離現實的一張臨時通行證,無家可歸或有家不願回的孤獨靈魂宛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在熒幕的刀光血影或乳浪臀海中溫順的度過一個個良夜。而磨坊影院和露天汽車戲院也熱烈歡迎著他們,二者相互依存且彼此信賴。”——改摘自《b片|磨坊影院簡史》。

“納粹女魔頭”典獄長“伊爾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