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們還要鋪一條鐵路?(2 / 2)

“SA3姐妹團”團長,首席選角助理戰地女郎丹妮爾繼續展開劇情:“各位,在1943年,我們《東行計劃》的目的地,《大戰役》‘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下的‘中國寧夏’,還不通鐵路。”

“什麼?”這是女發明家海蒂·拉瑪不曾想到的:“我的天,難不成,我們還要鋪一條鐵路?”

“SA3姐妹團”團長,首席選角助理戰地女郎丹妮爾微笑點頭:“對,胎死腹中的‘包寧鐵路’。”

“包寧鐵路是指自包頭至寧夏及其延長線的鐵路。修築包寧鐵路的設想,早在清朝末年就已出現,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非常關注國家的鐵路交通,他在《建國方略與實業計劃》中製定的西北鐵路規劃就包括了包寧鐵路。1916年,北洋政府交通部派員到綏遠、寧夏、甘肅、XJ等四省踏勘線路;1921年,交通部就修築包寧鐵路提請BJ政府國務會議批準,並列入國家修建計劃;1928年8月,國民黨召開全國交通會議,將修建西北鐵路列為重要議題,政府先後派遣各種考察團前往實地考察,並通過了一係列開發議案……

經研究決定,未來的包寧鐵路工程局將設在包頭。此路工程由包頭至寧夏1000華裡,開春即可動工。包寧鐵路介於兩黃河之交,須建築兩座鐵橋,自五原西修至黃河南岸,再由南岸修至北岸,然後修至寧夏,此路東接平綏,北連外蒙,西通蘭州青海XJ。工程費大約3000萬銀元。

包寧線屬於平原,沒有高山峻嶺,最易修築,由包頭修至五原即可開車,約需一年,隨修隨開,修通一段,火車即通車一段,全線三年可竣工通車。此路若修成,不僅是貫徹孫中山開發西北之理想,而且還能夠繁榮北平。

1931年4月,包寧鐵路工程局正式成立,局址設在北平。1931年4月10日,築路所需的施工器具運抵包頭。包寧路修築計劃如下:包寧路線長1080多華裡,將分三段興工,即包頭五原間340裡為一段,五原磴口間400裡為一段,磴口寧夏間340裡為一段。包寧鐵路工程局的機構設置為辦公處、總務處、工程處、車務處、電務處、會計處、材料處、醫藥處、警務處共九處。

修築包寧線,原來預算經費為3000餘萬元。因此時金價奇漲,萬物昂貴,再次預算的結果超過了原預算錢款的一倍(約7000餘萬元)。然而,為貫徹孫中山開發西北、移民實邊20萬裡鐵路的宗旨起見,決定排除萬難,積極修築。

1931年7月,鐵道部視察團官員視察包寧路線,欲以推動包寧鐵路建設儘快開展。

1933年,因敵寇的深入和經費的不足,比利時營業公司因舊債未還,不願再繼續借款。籌不到外資,國內又無此財力,工程無法進展,到1933年4月,包寧鐵路工程局終止停辦。

1933年3月11日,熱河失守,包寧鐵路工程局被撤銷。為此,鐵道部連下兩文:《鐵道部令第1320號》、《鐵道部訓令第4649號》,令包寧鐵路工程局著即裁撤,所有該局文件財產交由平綏鐵路管理局保管。於是,平綏鐵路管理局接管了包寧鐵路工程局。”——改摘自《民國時期包寧鐵路工程局成立始末》。

“全長500公裡的‘包寧鐵路’,需要修多久?”女發明家海蒂·拉瑪也是沒想到主線劇情的衍生會豐富到如此程度。

“參考稍後‘蘭青鐵路’一年零四個月的工期,三年時間應該足夠了。”對此,“SA3姐妹團”團長,首席選角助理戰地女郎丹妮爾很有信心:“隻要人力、物力、財力都到位。或許,因為逆定因果律的緋紅龍破,這條鐵路已經開始修建了。也說不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