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看了。”
“真是,怎麼啥都不放了?”
類似的情景在各個城市發生,仿佛一夜間,觀眾發現美國片消失了。
大部分人無所謂,我看盜版碟不香嘛?我抽煙喝酒打台球不香嘛?但一些習慣去影院的人,尤其喜歡引進片的人,就開始在網上議論。
“我這美國片全撤了。”
“我這也撤了。”
“聽說有政策,禁映美國片了。”
“禁的好,媽的美國佬欺負人!”
“雖然禁的好,但我想看電影怎麼辦啊?我可不想掏錢去看那些主旋律。”
“盜版唄,十塊錢四張碟不好嘛?”
“其實國產片也有好看的,可天下公司裝死沒動靜啊,去年連賀歲片都沒有,莫非要倒閉了?”
“重心轉移到電視劇上了吧,畢竟現在電影市場太爛了。”
“唉!”
“唉!”
說來說去,最後一聲歎息。
這年頭,群眾基本不會了解政策文件的,因為沒有了解的渠道。網上議論著,官方也沒反應,在大家眼裡就是默認了。
而在電影係統內部,文件可是公開的。
嗚呼哀哉,愁雲慘淡。
“這是要我們的命,不能放美國片,誰還來電影院啊?”
“也不知禁到啥時候,影院沒片放就要黃了。”
“走私片也不行啊,觀眾手裡的盜版碟比我們還多呢!”
“那你去說,讓上頭解禁?”
“彆扯,這關頭誰敢去說?媽的,操蛋的美國佬!”
…………
魔都,上美影。
光這個名字就是一座豐碑,承包了很多人的童年。
從木偶片《東郭先生》《半夜雞叫》《阿凡提的故事》,到水墨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再到長篇動畫《葫蘆兄弟》《邋遢大王》《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
更彆提劃時代的,在當時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大鬨天宮》《哪吒鬨海》等等。
上美影輝煌了幾十年,現在也同諸多製片廠一樣,陷入改製、社會轉型的大困局。
此刻,一幫人正在會議室裡,研究《寶蓮燈》的發行事宜。
這是廠裡第五部影院大片,經曆四年才完成,被視為老動畫人的新嘗試和對市場的突破口。
“發行公司的分成太多,我們投資1200萬,再分給他們,自己還能賺多少?
所以我堅持自主發行,而且各地的電影公司也不是排斥動畫片,老總比較好說話的,基本同意上映。”
“可宣傳怎麼辦?我聽說現在搞發行,不僅僅是上映問題,宣傳我們又不懂,是不是還要花錢?”
“還有上映了之後,怎麼防盜版呢?”
“我倒有個建議,可以召集一些誌願者大學生。不打算暑假上映麼?正好,讓他們把拷貝帶回家鄉去,兩兩一組。
他們負責送到當地的電影公司,並且監督,我們給報銷路費。”
“這法子行麼?”
“人家憑什麼這麼辛苦啊,就為點路費?”
“年輕人還是真誠善良的,我們跟他們溝通溝通,說不定就能招來呢。”
跨入90年代,上美影的日子愈發不好過,人才流失嚴重,資金短缺。更主要的是麵對市場變化,不曉得該如何運營。
討論來討論去,心裡都壓著一塊石頭。
正說著,外麵有人報告:“主任,橡果的人拜訪。”
“什麼橡果?”
“天下影視旗下的一家公司,專做發行的。”
(上章進去了。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