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重返大清(11)三合一(1 / 2)

斂財人生[綜] 林木兒 15428 字 2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斂財人生[綜]最新章節!

重回大清(11)

弘曆被自己皇阿瑪給驚的差點跑了。他突然意識到, 彆人家都出了兒子了,他家皇阿瑪不可能一個兒子都不出。那能出誰呢?

老三弘時?

弘時剛被安排到皇莊去了, 據說是被安排種玉米去了。皇阿瑪不知道為什麼,對玉米和番薯這兩樣東西竟是情有獨鐘, 好似有推廣的意思。又是叫人統計荒地, 又是叫人核計人口。還恍惚聽了一耳朵, 凡是開墾出來眾玉米和番薯的荒地, 十年內是不繳納賦稅的。好像皇阿瑪有在工部另設一農政司的意思, 弘時的差事大概跟這個有關吧。

老五弘晝?

弘晝比自己小了一歲, 剛好避過這個年齡線。這事輪不到他。

老六福慧?

那孩子三天兩頭病一場的, 如今還穿著開襠褲呢。斷沒斷奶的他也不知道, 估摸著是沒有吧。

皇阿瑪就四個兒子, 選擇的餘地幾乎是沒有。

不是自己也得是自己。

既然有自己這個呼聲極高的皇阿哥, 那這領頭的人肯定非自己不可了。

這可是得罪人的活!弄不好就是萬人恨啊!

皇阿瑪之前那麼安排弘時,他心裡還想笑, 心裡想著老三也是個蠢的,跟八叔走的那麼近,你怎麼就覺得皇阿瑪那麼輕易的就放過你了。這不?先是把你哄進宮來,然後就把你發配遠了。可如今看這架勢,他寧願跟老三換換, 換自己去種地得了。

反腐該不該?當然該了。抓幾個大的, 既警示百官又安撫天下的百姓, 何樂不為呢?這天下的貪官抓的乾淨嗎?隻要人有私欲, 貪官就抓不乾淨。抓住了嚴懲不怠, 抓不住……不能死磕吧。這有句話說的好,不聾不啞不當家。凡事都太較真,這事就沒法乾了。眼前這些小子聚在一起,還不得把天給捅破了。這事不能這麼乾。其實真想查,派欽差也行,由那些大人們重新成立一個以抓貪腐為職責的部門都可以,就放在禦史台去。也彆叫他們風聞奏事了,隻要有風聞就去實察好了。就算查出什麼來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事情在那些大人手裡,那麼就是可以控製的。可在這些小祖宗手裡,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真惹出亂子了,誰拾掇?

誰拾掇?

四爺看著群情激奮的一群小子,滿意的坐下喝了口茶,就是真把天捅破了,那也用不著朕去補。他臉上帶著滿意的笑意,“……叫弘曆跟你們一起……”

弘曆的臉都白了!果然!您是不坑死兒子不算完啊。

“弘旺跟弘曆總領。”四爺一錘定音,“你們倆商量著辦。將你們這些兄弟分組,看是兩人一組還是三人一組……去吧!大清廣袤的疆域,沒有你們不能去的地方,沒有你們不能查的人。朕等著給你們請功!朕不心疼爵位,隻要你們的功勞夠。朕希望能多冊封幾個郡王、親王。親王的上麵,還有世襲鐵帽子……”

“皇上萬歲!皇上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震天的喊聲,滔天的熱情,弘曆不得不跟著一起喊,一起熱血。

如果之前的熱情源於心裡的那股少年意氣,那麼此時的喊聲就源於絕對的利益。

在這裡的,大部分都是庶子,大部分是沒有爵位個他們繼承的。即便是有爵位給他繼承,那也得他老子的爵位他看的上吧。比如九爺吧,到現在還隻是個貝子。你說著繼承來還不夠打臉的呢。要是自己有本事有能力,自己掙個比自家老子還高的爵位那多牛。更何況他們大部分屬於爵位輪不到他們身上的,要是自家老子在皇上這裡得臉,而自己跟自家額娘又足夠討自家老子喜歡,說不定在老子蹬腿的那一天能跟皇上求上一求,有幸得個不入八分的國公,就算是體麵了。不過想想自家老爺子那身體,那體格,自己等那一天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如今有這麼一個機會建功立業,為什麼不拚一拚。

長在皇家,平安長這麼大,再怎麼的也不是傻子。這一不要自己拋頭顱,二不要自己灑熱血,仗著身份的優勢又沒什麼危險。上哪找這樣的機會去。

去!必須去!

孩子們出宮去了,熱情高漲,好像那鐵帽子已經戴在腦袋上了。

於是等在宮外的老阿哥們遠遠就看到一群相互簇擁著勾肩搭背出來的小阿哥。

喲!這是怎麼了?皇上這是給這些孩子說什麼了,一個個的關係好成這樣。要知道這些熊孩子們之間其實也是又陣營的。十三家的不可能跟老八老九家的玩對吧?老五家的不能不跟老九家的玩但卻完全可以不跟老八家的玩,是不是這個道理?

這跟他們這些老兄弟們還不一樣。這些老哥幾個吧,那怎麼說也是一個爹生的。可這些孩子,關係都成了堂兄弟了。這在自家的府裡,兄弟們也不見得彼此就親熱,差不多都不是一個媽生的,更是有嫡庶分彆,裡麵還牽扯到他們額娘們之間的爭寵,所以甭管怎麼回避吧,孩子們之間有隔閡的事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的。

可現在呢,看到這些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就這麼被衝破了壁壘一樣走了一起,他們能不驚詫?

孩子們出了宮門各自投奔自己的阿瑪,回頭還高聲叫嚷著跟那邊那個看的比較順眼的堂兄或者堂弟打一聲招呼。

這些老阿哥一瞧,心裡就先放下了。

一個個的都是小祖宗,這會子能高高興興的從宮裡出來,就證明至少沒闖禍。

沒闖禍就好。咱也都不是太貪心的人,沒指望能叫老四另眼相看,就老四那龜毛的性子,也另眼相看不了。他連這些個親兄弟都沒幾個能入他的眼的,他能看中誰?

如今見孩子們出來了,有沒有好事這個不知道,但肯定是沒有壞事的。

這下放下了,各自領了自家的孩子,打道回府。先回家再說吧。

大白天的,老阿哥小阿哥的聚集紫禁城,京城裡早就熱鬨了。勳貴大臣想看看是不是宮中朝中有什麼新動向,閒人百姓就是純粹的瞧熱鬨。皇家的事那都是百姓們極為喜歡的談資。

盯著的多了,這一對對回家的父子,就都比較矜持了。至少不能在外麵有什麼動靜再給傳出去了。

這裡麵有兩對比較特殊,沒有大人帶著,隻有皇上派的侍衛接送。

一對近便點,直接去了直郡王府。

從馬車上下來兩個少年,都十六七歲大小的樣子,兩人跟侍衛客套了兩句,顯得有些拘謹,這才進了直郡王府的大門。

進了門,看到大門又緩緩的在背後關上了,兩人對視了一眼,瞬間加快腳步朝書房走去。

直郡王府的書房裡,有一股子奇怪的味道。好似是有些發黴吧。

今兒要不是皇上宣召,這府裡的書房隻怕都不會再打開啟用了。

進了書房,書架子前麵的八仙椅上,坐著個老者。老者清瘦的很,但看著麵色身體倒也不至於虛弱。隻是頭發胡子都已經花白了,辮子也隻細細的一根,頭發一茬子接著一茬掉,再這麼下去,就該續假發了。

看見兩個兒子回來,他指了指對麵的椅子,先叫兩人坐了。

倆孩子垂了頭坐過去,今兒認真說起來,其實是他們第一次出府,不管怎麼說,心裡還是有些惶恐害怕的。阿瑪當年如何風光,他們都各自從自己的額娘那裡聽說了。可那些距離他們太遠了。從他們有記憶一來,他們的日子就是這府裡四四方方的天空。

今兒一出去,才發現外麵的世界竟然是那樣的,比額娘講的還有熱鬨。他們遠遠的見了很多的叔叔,見了這些叔叔家的堂兄弟們。見了那位坐在皇位上的四叔。心裡是什麼感覺呢?知道了自由的味道,心還放的回這幽閉的王府嗎?

“阿瑪!”弘昤急切的叫了一聲,然後將事情跟直郡王原原本本的學了一遍,不等他阿瑪表態他就急切的道:“……這是兒子們的機會!隻怕這也是唯一的一次機會。”十分害怕他阿瑪會攔著一樣。

弘旳站起來直接跪下了,就跪在直郡王的腳邊,“阿瑪,兒子們想出去……”哪怕做個普通人,哪怕是個庶民,隻要能自由自在的過日子,也比現在這麼活著強。

直郡王的麵色有些複雜,他看著這倆孩子,沉默良久才道:“你們可要想清楚,你們跟彆人不一樣。彆人出了事有他們的阿瑪給兜著,但你們沒有。要知道,這成王敗寇,成了固然可喜,可一旦敗了,這個後果你們可承擔的起?”

弘昤還沒有說話,弘旳就先一步道:“還有比如今更糟嗎?”

這句話叫直郡王半天都沒有說話,良久之後才擺擺手,“你們去吧……”

沒有說答應,也沒有說不答應。

弘旳還要問,弘昤一把扯了他,兩人起身從書房裡給退了出去。阿瑪的意思很明白,他想說的是,隨你們去吧。

書房裡的直郡王,頭往後麵的椅背上一靠,閉著眼半晌都沒有動彈。良久,才伸手從桌子的暗格裡拿出一疊東西。他的手撫在這一疊東西上,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這是老四前些日子送來的,是一份籌備大清軍備司的大致章程。這個章程每晚他都會拿出來看兩遍。老四的意思是想叫自己出山了。可自己能做什麼呢?老四倒是慷慨的很,好似隻要肯出山,什麼樣的位子都行。

他摸了摸自己頭上的稀疏的頭發,然後搖搖頭,這東西太遭忌諱,都這把年紀了,實在是犯不上。就算是老四大度,也得防著有心人從中作梗。所以,這事自己動心,但卻也不能乾。歎了一聲,從桌子裡抽出另一份章程來。這是老四昨兒打發人送來的。老四這是等不到自己的答複,才送來了這第二份。這是一份路政司的籌備方略。想起兩個兒子,他鄭重的將第一份收起來,將這一份擺在了桌麵上。

不得不說,老四的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想法好還不行,關鍵是得有錢。這路修了,就得維護,這裡麵動輒都是數量不敢叫人想的金錢。如今錢從哪裡來呢?昨晚他粗略的看了一把,心裡就是在琢磨這事。要是叫自己出去連帶著籌錢,這活可不是那麼好乾的。

這些年在府裡,他都已經習慣了。風光過,也落魄過,這一輩子為失敗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福晉走了,幾個女兒先自己一步走了,就是弘昱,福晉好不容易的給生下來的嫡長子,前幾年也都去了。想起這個兒子,他又不由的捂住胸口,這孩子走的時候才二十三歲。成了親可惜連個子女都沒留下。如今這福晉,是圈禁以後才進門的。張佳氏,一個花骨朵一樣的小姑娘,來陪自己這半老頭子。又不是當年風光的大千歲了,她進門心裡也是很委屈的吧。自從嫁進來,娘家都跟她斷了關係。跟著自己過日子,也就那麼回事了。孩子生了四五個,前後生了三個孩子都給折了,兩個女兒如今就活下一個。孩子折了,什麼緣故?她這個當娘的有沒有責任?不就是覺得孩子哪怕活著也是受罪嗎?

都到這把年紀了,自己就剩下三個兒子了。除了弘昤和弘旳,弘晌才六歲,能不能養大還兩說。

如今看弘昤和弘旳,這是不管自己是什麼態度,他們都想著出去撲騰一番的。可這外麵看著熱鬨,實則處處都是風險。他們跟彆人還不一樣,彆人家的孩子到底是接觸的人多事多,可自家這倆孩子呢?彆看自己說了不少給他們聽,其實是一點也沒真刀實槍的上過,甚至是見都沒見過。

直郡王伸出骨節分明的大手,蓋在路政司的章程上:老四啊老四,你這是逼著你大哥出來給你賣力呢。

“賣力就賣力吧。”鄭家莊理親王府,書房裡坐著父子四人,理親王手裡搖著扇子靠在榻上閉上眼睛就說了這麼一句。

弘晳和弘普都嚴肅這一張臉看向正手足無措的幼弟弘晏。

這孩子才十三而已,以前在宮裡那也隻在毓慶宮裡呆著,今年也才被遷出來到這鄭家莊裡。一到這地方這孩子都傻了,隻嚷著‘好大’!如今能可著大清國的跑了,他們首先擔心的就是這孩子會不會迷路?

理親王見兩個大的盯著這個小的看個不停,就擺擺手叫弘晏:“去見你額娘去。”省的跟著擔心。

弘晏幾乎是跑著退出去的。

小的一走,弘晳就急了,“阿瑪,皇上這是什麼意思?”真給機會也該給自己這些大點的侄兒機會,怎麼偏偏選了小的。

理親王垂下眼瞼,心裡默默的歎了一口氣,弘晳也快三十歲的人了,真說起來,這幾個兒子裡,就他最不能叫人放心。到現在都沒放下先帝嫡長孫的身份。弘普呢,本本分分,不冒頭也不退縮,如今自家這種境況,弘普這樣的反而是最穩妥的。至於弘晏,原本他就沒往心裡去過。這孩子等自己百年以後,說不得能時來運轉,有一碗太平飯吃。可現在老四這一弄,以後倒也還真說不準。

老四之前給自己送了軍備司的籌備方略過來,他沒應。老四昨兒又打發人送了一份,他根本就沒收下,就叫人給退回去了。他這身份不一樣,為了不影響子孫,還是老實的待著最好。不過老四做的大方,自己要是一味的拒絕,倒像是不肯為新君賣力一樣。賣力就賣力,隻這賣力的地方,不能往人多的地方湊。凡是有實權,凡是能收攬人心的地方,都不能沾邊。因此,他今兒遞了折子,應該比弘晏早一步進宮了。剛才折子跟弘晏一起回來了,批複的上麵有這麼一行字——特準籌建大清圖書館。

躺在這裡想起這幾個字,他有不由的想笑。也許皇阿瑪這次真的選對了。如今的老四表現出來的魄力,叫他都幾乎以為自己不曾認識過老四。

當然了,要是看他身上那股子缺德勁,又覺得老四應該還是老四。

“缺德?”老九拍著桌子,看著對麵同樣苦著一張臉的老十,“他是缺德嗎?他是缺了大德了?”

十爺深以為然,但還是趕緊起身將書房的門給關了。回頭又瞪了一眼站在一邊一臉不讚同又不敢言語的三個孩子。他不得不提醒親九哥,“小點聲,再傳出去。”

“傳出去?”九爺狐疑的看向站在一邊的三個兒子,“他們敢?”

弘晸嘴一癟,“阿瑪!兒子們不是傻子,也不是廢物!總能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叫您以兒子們為榮。”

嗬嗬!

老子需要以你們這些癟犢子為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