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鸞鳳來儀(16)三合一(1 / 2)

斂財人生[綜] 林木兒 19207 字 2個月前

鸞鳳來儀(16)

林平章到側殿的時候, 隻有太子妃在外廳坐著。見到自己,就先迎了過來。

“……人呢?”不知道該怎麼稱呼, 省略稱謂是最直接的辦法。

如今, 兩口子守著共同的秘密,誰都知道對方想說的是什麼意思。

這人呢?問的就是林雨桐。

有外人在的時候是沒辦法,沒外人在的時候,實在是把‘桐兒’叫成‘梧兒’叫人難受。

林平章把要行禮的太子妃扶起來:“一天見好幾麵,彆禮來禮去的, 見外。”

太子妃沒堅持, 指了指內室:“……累了, 歇著去了……”

林平章愣了一下, 就看向一邊的榻:“你也去上麵靠靠, 今晚還有宮宴。這孩子也是趕了那麼長時間的路, 隻怕是昨晚也沒怎麼合眼……抓緊時間歇歇也好……晚上還得打起精神……”

儘量不叫太子妃多想。

太子妃笑了一下, 多想不多想的, 如今都是這樣的。

這孩子明顯在回避跟自己單獨相處。

是啊!要是不回避,隻母女二人, 又在這個說私密話不是很方便的宮裡,能說什麼呢?

所以,在這孩子禮貌的致歉,表示想休息的時候,她除了有幾分傷感之外, 其實多少是有點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的。

林雨桐不是客氣, 是真累了。進了內室一躺下就睡著了。

騎在馬上趕路, 每天晚上都在不同的驛站裡休息。每路過一地,雖然不見當地的官員,但民計民生,該問的還是要問。晚上跟使團裡一些大臣,熬到三更半夜探討這些問題是家常便飯。白天他們這些大臣還能在馬車上補覺,林雨桐卻不行。一是根本睡不好,顛簸的渾身難受。二是想看看,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少是不一樣的。

如此一來她給人的印象就是:太孫精力充沛,好像永遠都有使不完的勁兒似的。

但其實呢?

誰的精力不是有限的,真累的不行了。

進了側殿就告罪,至於逃避不逃避太子妃的,她倒是沒那麼想。

醒來的時候,外頭靜悄悄的。她睜開眼,朝窗戶看了一眼,從外麵透進來的光線判斷,此時已經近黃昏了。

她這一起,馬上就有宮娥太監進來伺候。林雨桐隻叫他們放下洗漱的東西:“……不習慣這麼多人,你們在外麵候著吧。”

跟進來伺候的隻有長寧給的添福,他現在是林雨桐身邊的大太監。都是看著林雨桐長大的人,可靠就不說了,情分上本身就不一樣。

添福自己進來了,林雨桐就問:“突然回宮,多少有些不自在吧?”在北康是自由自在慣了的,如今,規矩得重新套在身上。

添福就笑:“看主子說的,這地方奴五歲就進來了。一直長到十八歲,才跟著公主殿下去北康。這是哪兒?這才是奴的家。”

哪裡有什麼不自在?到了這裡,才真的自在了。

說著,就低聲道:“……才進宮,就有好些人托人帶話給奴……”他自嘲的笑笑,“看來奴的人緣不錯,這麼多人還都惦記著呢……”

添福跟著長寧,這麼些年來一直管著外頭的事務。比如長寧手裡的資財,籠絡了哪些人手等等這樣的事,都是添福出麵打理的。

他的精明本就不比尋常人。

林雨桐明白他說的意思:“不管誰示好,你一律接著便是了。”

至於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話又該怎麼說,添福比誰都明白。

就像他說的,他熟悉這宮廷。這些瑣事交給他處理,沒有一點問題。再加上出去了這麼些年,在那樣一個環境裡掙紮求存,眼界跟著困在宮裡的太監怎麼能比?

林雨桐洗了臉,由著添福給她重新梳頭,“福叔辦事,我是放心的。”

添福就趕緊道:“回宮了,奴萬萬不敢當殿下這個稱呼。”

林雨桐隻笑不語,聽添福低聲絮絮叨叨的說宮裡的一些人和事,“……得空了,奴想把上好的皮毛找兩箱子給長秋宮的秋嬤嬤和常海公公送來……當日奴是被這兩人提拔,才能再公主身邊的……”

想靠著這一兩分香火情,搭上宮裡的人脈網絡。

人脈網就是消息網。

林雨桐就道:“回頭把東西整理了。外庫的鑰匙你拿著。內庫的鑰匙給嬤嬤。用什麼,該怎麼用,你們做主即可。”

主仆倆收拾妥當,出來的時候,太子正靠在榻上喝茶,太子妃在一邊擺點心。見林雨桐出來了就招手:“快過來墊吧一點。宮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始。”

桌上點心擺了十多樣。林雨桐也不客氣,甜的鹹的都嘗了嘗。對芝麻卷和一道翡翠蒸糕多吃了點。甜的吃多了膩,就這兩味兒吃著清爽。

太子平日這個鐘點,就隻吃一小碗奶酪,多的是沒胃口的。他平時很少跟彆人同桌用膳,自己一個人一桌子菜,動不了兩口。偶爾跟彆人一起吃飯,不管是女人還是孩子,都拘謹。都想著怎麼不要惹惱了自己,思量著怎麼說話才合適。就是周氏和臨安也都是如此。

還是頭一次見過這樣的,在自己麵前全然不拘謹的人。也不要彆人布膳,想吃什麼就夾起來吃什麼。而且胃口特彆好,吃的特彆香甜。

跟著孩子吃,他不由的吃的多了些。

李長治滿臉的喜色,不停的看太子妃。

太子妃看了陳嬤嬤一眼,“去找禦膳房,要這兩道點心的方子……”

然後皇後應該是知道太子的吃的順口,就發話把這禦廚直接給‘太孫’了。

送個把人,這事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不管是給太子的還是給自己的,林雨桐隻有謝恩的份。

這邊的桌子還沒撤下去,外麵就稟報說:永安郡主到了。

太子妃微微的皺眉,然後才問陳嬤嬤,“跟柔嘉說,先去給皇後娘娘磕頭。”

陳嬤嬤就道:“郡主一向周到……”肯定是去了的。

太子妃就有些尷尬,尤其是在麵對林雨桐的時候。

林雨桐反倒笑了:“是妹妹啊!快請進來。”

柔嘉一身嫩綠的宮裝,娉娉婷婷而來。給父母請安之後,就對著林雨桐行禮,眼裡難掩激動:“哥哥……母親日夜都盼著呢……”

“我也盼著呢。”林雨桐扶她起來,“一路上叫人采買了一些小玩意,回頭叫人給你送去,喜歡的留下玩,不喜歡的拿去賞人吧……”

“必都是喜歡的。”柔嘉說著,朝林雨桐柔柔的笑笑,就看向太子妃,“母親,周側妃帶著大哥他們,還在外麵等著呢。”

太子就起身,“那就走吧。”

側殿外,一身淺粉的麗人朝這邊行禮,林雨桐隻微微側身。

臨安郡王她是見過的,他身後跟著的姑娘,應該就是他的胞妹,跟林玉梧和林玉桐同年出生的永平縣主林玉荷了。

這姑娘眉宇間有幾分桀驁,什麼都表現在臉上,連最基本的掩飾都不屑。

哪怕對著自己這個太孫,也帶著幾分倨傲之色。

倒是後麵跟著的兩個小孩子可愛些,該是楊哥兒和椿哥兒,一個十歲一個八歲,靦腆害羞的對著林雨桐行禮。

林雨桐摸了摸兩人的頭:“頭一次見麵,卻在宮裡。回頭把見麵禮補給你們。”

“光他們?沒我們?”林玉荷輕哼一聲,然後又嬌聲道:“父親,您看二哥,剛回來就偏心。”

太子心裡輕歎:同樣是女兒,差彆卻如此的大。

原本,桐兒該比荷兒更嬌慣才是。

心裡的天平瞬間就傾斜了,他低聲斥責小女兒:“在宮裡呢,像個什麼樣子。”又說周氏,“你跟來做什麼?就在長秋宮呆著吧。”

去宮宴,卻不許周氏出席了。

周氏低垂著頭,恭順的應是。林玉荷要說話,周氏一把給拉住了,對著泫然欲泣的女兒甩了一個警告的眼神,林玉荷瞬間就縮了肩膀,低著頭不再言語。

林雨桐對周氏的好感在這一刻,幾乎是下降了一半。

要說疼女兒,嬌慣女兒,以至於女兒沒舍得下狠心教養。那這隻說明方法錯了,但不能否認其愛女兒的一片心。可周氏呢?親生女兒是怕她的。如此懼怕她的母親,卻偏又還是那麼一副性子。

符合邏輯嗎?

林雨桐笑了一下,伸手扶太子:“父親,時候不早了。”

該走了!

周氏就看著,太孫攙扶著太子,永安郡主攙扶著太子妃走在前麵,自己生的這兩個,隻跟在後麵,跟布景板似的。

她的手慢慢的攥緊,臉上卻一如既往的帶著柔和的笑意。

殿外的事情,皇後知道的一清二楚。她不能跟著兒子媳婦一起去前麵,得等著皇上打發人來接,才好過去的。

對於周氏,秋嬤嬤低聲道:“打發……去側殿嗎?”

“叫她去側殿乾什麼……”皇後對著鏡子理了理發簪:“明兒吃的燕窩還沒挑毛嗎?叫她去幫忙吧。”

以前,周氏就是專門伺候皇後吃燕窩的。

燕窩好吃但不好弄,光是挑毛,就能把人給耗死。

秋嬤嬤愣了一下,就應了一聲,然後打發人,把東西給送了過去。

周氏看著眼前的燕窩,手都微微有些顫抖。她明白,這是皇後在警告她:要守本分。

守本分?

走到今天,靠的從來都不是守本分。

本分這東西,林雨桐覺得華映雪在麵子上做的極為到位的。

說實話,要不是事情是長寧公主親曆的,要不是太子妃對華映雪的態度時刻表明著她對華映雪很提防,以她閱人無數的眼睛,隻從第一印象上來說,很難將這個女人劃歸給‘壞人’這一類。

華映雪按照貴妃的品級,不早不晚的到了。妝容恰到好處的簡樸,長相端正秀麗,要說這是妖妃寵妃禍魅君主……林雨桐寧肯相信這是愛情。

華映雪走到林雨桐跟前的時候,跟站下來跟林雨桐說話。

林雨桐給她見禮,她也隻肯受半禮,“……總算是回來了,你母親不知道有多擔心……如今好了,一家人好歹守在一起,叫我看,這就是最大的福分。”又問起長寧:“……她還好嗎?雖然沒臉問起她,但還是想問一句她好不好……”

那種言語的真誠叫林雨桐心裡恍惚了一下,有一瞬間真覺得好似她有許多的不得已,那些所作所為都不是她的意願一般。但隨即她就穩住心神,笑道:“……姑姑很好……藍天白雲,草原駿馬,來去馳騁,自由自在……她喜歡的,那自然就是最好的。”

華映雪眼裡就有些淚意:“她能過的好……我心裡倒是能好受兩分……”

林雨桐就看到太子妃眼裡一閃而過的嘲諷。

而太子,一直就閉目養神,連看一眼華貴妃的意思都沒有。華貴妃也很有意思,眼神也是從來沒有放在太子身上過。

今兒的宮宴,沒有大臣。隻有宗親,算是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

宗親安排在外麵,宮宴開始的時候,太子帶著出去,叫大家都認識一下,就算是完了。

能再內殿的,都是皇子皇女皇孫皇孫女。另外就是宮裡這幾個女人。

皇後在上麵端坐著,因著宮宴是給親孫子接風的,所以她的表情看起來比往常溫和了許多。但也僅僅是溫和,不管是對陳妃和李妃亦或者是華貴妃,卻都不從看一眼過去。包括她們生的孩子,用‘視若無睹’這個詞,林雨桐覺得是恰當的。

皇後如此的態度,華貴妃倒是成了整場宮宴的潤滑劑,一會子叫人給那個王爺送個軟爛的菜,一會子叫人給那個王妃世子妃送一盤果子。

等回過頭來,又問林雨桐有什麼想吃的,隻管說,來得及做的。

安慶就說:“娘娘且歇歇,宮裡也是太孫的家,您這樣客氣,不知道的,還以為太孫回來是做客的。”

這話說的?!

林雨桐也不知道安慶怎麼會拿自己作筏子衝著華貴妃而去。但不管為什麼,這事自己就犯不上摻和。因此隻作沒聽見,該吃吃該喝喝。

華貴妃瞥了太孫一眼,就看向安慶,然後捂嘴笑:“是了是了!隻顧著問太孫,沒來得及問咱們安慶。太孫自然不是客人,但安慶遲早都會從主人變成客人的。”

姑娘出嫁了,再回娘家可不就是做客。

打趣沒出嫁的姑娘,也不算是什麼過分的玩笑。但前提是這個姑娘不是那種老姑娘。

安慶公主二十了,標準的老姑娘了。被這麼一打趣,她的臉蹭一下就紅了,低著頭幾欲離席。

陳妃倒是坦然:“怎麼?貴妃有駙馬的人選?”

華貴妃就看向皇帝:“咱們靖國的大好男兒千千萬,隻看咱們安慶喜歡什麼樣的。陛下隻有三子三女,哪個不是寶貝疙瘩?聖上可不止一次的說過,不指著兒孫如何,隻要過得舒心便可。怎麼才能舒心呢?對於女兒家,找個如意郎中,那便是舒心了。”

宣平帝今兒有些心不在焉,華貴妃說完就看他,他愣了一下才道:“哦……有合適的人選直接告訴皇後,皇後賜婚便是……”

陳妃抿嘴,安慶眼裡也有了淚意。

求皇後嗎?

沒求過嗎?

不知道求過多少次了。可結果呢?提過的人沒一個能過皇後那一關的。

陳妃幾乎是哀求的看向太子妃。

她是太子妃的親姑姑,安慶不光是太子妃的小姑子,還是表妹呢。

可一頭是婆婆,一頭是姑姑,太子妃能怎麼辦呢?

林雨桐就抬頭多看了華貴妃一眼,這個女人,段位很高啊。

華貴妃在林雨桐看過來的時候,露出溫和的笑意。好似挑事的根本不是她一般。這便是溫言細語可殺人了。

林雨桐也揚起嘴角,馬上扭臉,十分耿直的問陳妃:“您這麼看著母妃做什麼呢?是有所求嗎?可母親怎麼知道您的意思呢?您是想求她什麼呢?是舍不得安慶姑姑出嫁?還是有了合適的人家卻需要母妃出麵?不說清楚,叫母親如何來辦呢?萬一揣摩錯了您的意思,好心辦了壞事,又該如何呢?”說著,也不管陳妃和安慶是什麼表情,隻看宣平帝,“今兒孫兒才說那些大臣老是喜歡揣摩上意……”

宣平帝臉上就有了些笑意:“是呢!大臣有錯,朕也有錯。如何想就如何說,便會省了許多的事。”

林雨桐又搖頭:“喜歡揣摩彆人,也喜歡叫彆人揣摩。想來,哪怕皇祖父您有什麼說什麼,他們回去也會輾轉反側想著您的話幾分是真幾分是假幾分是試探……”

宣平帝拿著筷子指著林雨桐,“你這孩子……這話說的……太刻薄了些……”隨即又笑:“不過也不算是錯……人心嘛……莫不是如此!那這便不是朕的錯了。”

“自然不是您的錯。”林雨桐用手指了指胸口,“都是人心的錯。”

太子妃眼裡的淚意一閃,‘兒子’回來了,她的腰杆可以直起來了。從今往後,誰也彆想當她是軟柿子捏了。自己有‘兒子’護著呢。

陳妃的麵色卻白了。那句‘喜歡揣摩彆人,也喜歡叫彆人揣摩’,暗指的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