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鐘聲,是宣布寺廟一天的生活正式開始,做早課,吃早餐,然後還有種地種菜。
不像電視裡的僧人似乎隻要負責念經和接待香客就行了,實際上,寺廟裡的和尚也是要種地以維持生計的,至少穿越而來的這個破舊的金山寺是這樣。
金山寺的山腳下,有一個小山村,不過江流卻從來都沒下去過,隻是站在山上的時候能夠看得到。
每日這鐘聲響起的時候,山下的村子也漸漸的開始熱鬨起來,似乎這鐘聲對山下的這些村民們,起到了一個鬨鐘的作用。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鐘聲,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金山寺這個時候開始,正式接待香客了。
雖然,寺廟裡已經好久沒有香客上山了……
很快的,豆漿已經磨好了,擺出了五個碗,分彆倒上,一碗豆漿,兩個菜包子,這就是大家的早餐了。
很快,做完了早課的幾個僧人,陸陸續續的過來了。
為首的是一個胡須花白的老和尚,眉宇間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正是寺廟的主持法明。
另外還有三個年輕的僧人,身上都穿著灰白色的僧袍,上麵多多少少的打著補丁,再加上江流自己這個小沙彌,金山寺的所有人都到齊了。
“大家用膳吧”,法明主持坐下來之後,開口說了一句,端起豆漿先喝了一口,其他的僧人,這才開動。
“嗯,流兒自從半個月前落水之後,這些日子,像是開竅了一樣啊,做的飯菜是越來越好吃了,這蒸餅也比山下做的更好吃”。
“真希望流兒能一直呆在寺裡做飯”。
“這豆漿也好喝,蒸餅配豆漿,真是一絕”。
……
開動之後,這些和尚們對於江流做的早餐是讚不絕口,儘管隻是簡單的菜包配豆漿,但口感卻比之前好太多了。
對金山寺的這些僧人而言,最近半個月的飯菜,讓他們真正的有了美食的概念,而不是單純的食物。
所謂的蒸餅,就是包子,這是唐朝時候的叫法。
“包子配豆漿,可不是絕配,油條配豆漿才是,可惜,現在的金山寺窮得叮當響,我可不敢用那麼多油去炸油條”,聽著旁邊僧人的誇讚,江流的心中暗自的呢喃。
雖然,油條是宋朝才出現的東西。
“好了,彆說話了,多言則氣乏,食不言,寢不語”,法明主持看了看眾人,讓眾人不敢再言語。
慢條斯理的吃完了自己的早餐之後,法明老主持將空空的碗放下,目光落在江流的身上。
“流兒啊,你今年十五歲了吧?”。
“是的,主持,我今年十五歲了”,不明白主持為何突然提起自己的年齡,江流還是點了點頭。
“嗯,十五歲,在尋常人家也是束發之年了,按照規矩,你也該參加授香之禮了,再過半個月就是大佛寺一年一度的授香之禮的日子,到時候讓玄空師兄陪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