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是九千歲 一(2 / 2)

快穿之叫媽媽 忍者阿姨 5801 字 10個月前

路宜城那時還不知道那些人為何要害死他娘和妹妹,他即使再聰明,也隻是個孩子。那樣的情況下,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爹。

於是路宜城一路乞討,去了京城。期間經曆了種種艱辛磨難,受儘了折磨和羞辱,唯一支撐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找到爹爹,為娘親和妹妹報仇。可到了京城的當天,恰好就是路文達和常山公主大婚的日子。

路宜城一下子明白了,是他爹,想要攀龍附鳳,所以派人害死了娘和妹妹。

仇恨的種子自此深深在路宜城心裡紮根了。

其實路文達對太子派人燒死他妻子兒女的事也十分不滿,他原以為,隻要殺了蘇娘就行了,為何連宜城和女兒也殺了!連爹娘的牌位都沒了!尤其是宜城,他素來引以為傲的長子,可惜了!

故而他堅持為妻守孝半年,方才答應和公主成親。沒想到此舉反倒為他博了個深情的美名。

可再多的不滿和怒火,時間長了,也被常山公主的溫柔多情給熄滅了。

路文達當了駙馬之後,自然前途似錦,常山公主是太子親妹,他這個駙馬也自然而然站在了太子這邊,他還是有幾分實乾的,為太子做了不少事,太子十分信任他。

路宜城在京城流落了一段時間,自然也明白這些。他知道,光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向路文達和太子公主複仇的。為了報仇,路宜城改名換姓,化名李以誠,入宮當了太監。

李以誠入宮之後,得遇恩師,在恩師的□□下,他順利適應了新的生活。最後,被分配到了十二皇子身邊。十二皇子乃已逝的麗妃娘娘所出,麗妃早逝,十二皇子性格內向木訥,不為皇帝所喜。

李以誠儘心竭力伺候十二皇子,多次為十二皇子以身擋災,最終獲得了十二皇子的信任。

彼時,太子之位穩如泰山,雖有齊王野心勃勃,可齊王之母乃是太後的親侄女,貴妃錢氏,齊王本身也備受寵愛。諸如十二皇子之流,既無寵愛,又無家世,自然對儲位沒有非分之想,在李以誠出現之前,十二皇子一直想的就是當個富貴王爺,閒散一生也就罷了。

可是身為皇子,怎麼可能對那個位子沒有想法。十二皇子內心的欲望,在李以誠日複一日潛移默化下,慢慢發酵,愈演愈烈。

而隨著諸皇子漸漸長成,勢力已成。皇帝作為父親,看到自己的兒子們能力出眾,自然高興,大加讚賞。隻太子也未免有些坐不住了,言語間有些不滿,行為也有些失當。

爭寵愛,爭權勢,諸位皇子們各種相爭。唯有十二皇子,在李以誠的建議下,另辟蹊徑,不染指權勢,不爭名奪利,隻日日伺候在皇帝身前,行孝不欲人知,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孝子的形象。更難得的是,這一形象,他堅持了十年。

結果可想而知,在諸皇子的攻殲下,太子最終被廢,齊王被圈禁。皇帝飽受打擊,病重,臨終前卻傳位於名不見經傳的十二皇子。

十二皇子靈前登基,成了大梁新一任的帝王。

沒多久,有人告發常山公主不滿新帝繼位,在府中行巫蠱之事。梁帝命心腹,身兼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的李以誠徹查此事。

結果,果真在常山公主府中搜到了巫蠱娃娃,上麵寫著的真是梁帝的生辰八字。

梁帝大怒,下令處死常山公主,駙馬及其兩個女兒當即絞殺!

臨死前,李以誠見了路文達,他什麼都不用說,隻往那一站,路文達就明白了他的身份。

路文達汲汲營營了一輩子,卻因為站錯了隊,滿腔心血付諸東流。和常山公主隻有兩女,再無子嗣。公主又生性好妒,生不出兒子也不許他納妾蓄婢,傳宗接代。故而路文達晚年鬱鬱不得歡。

好容易得知兒子還活著,卻已經成了太監。路家最終還是絕了後!路文達心裡百感交集,知道眼下這種情況,多說無益,也無臉求饒,隻是念及女兒和才出世的外孫,到底厚著臉皮,哀求兒子,饒了兩個妹妹。

李以誠卻獰笑著說道,“我隻有一個妹妹,我親眼看著她被大火活活燒死,卻不能救!我恨不得將你們千刀萬剮,還敢妄求我救她們!當初我娘和我妹妹遭受的一切,我也要你們一一嘗過。”

接著,李以誠命人將常山公主帶了來,將她的兩個女兒和外孫架在了火堆上,當著常山公主和路文達的麵,活活燒死了。

常山公主親眼目睹愛女外孫被火燒死,痛不欲生,瘋了,最後掙脫了束縛,一頭碰死了。

路文達看著這一切,痛不欲生,可是卻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了。嘴裡隻喃喃的念著報應兩個字,也緊隨常山公主的腳步,一頭碰死了。

因為李以誠行事太過狠辣,引得朝野非議,可梁帝卻對李以誠十分信任。後來,因梁帝體弱,朝政掌握在李以誠的手裡,李以誠成了權傾天下的九千歲,後梁帝駕崩,李以誠扶持幼主登基,把持朝政,長達十數年之久。

最終李以誠因為行事狠辣,倒行逆施,更被人發現有勾結外邦,意圖顛覆大梁江山的嫌疑。最終被正義之士毒殺,死後屍骨無存。史書上也留下了千古罵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