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琴搖搖頭,“攝政王的行蹤陛下應該清楚,這幾日我連單獨和我娘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攝政王的行蹤李啟明當然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隻是,李啟明不敢相信,七哥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為了一個女人,竟然就這麼放棄了。
李啟明不相信,他以為這隻是七哥的緩兵之計,他私底下一定在籌謀著什麼。
“你說,他到底是真是假?”李啟明問道。
王斯琴搖搖頭,她也不知道。當然,她希望是真的,隻是,“慢慢看,來日方長。”
李啟明點點頭。
所有人都不相信攝政王是真的對權利沒了興趣,不管是支持攝政王的還是支持皇帝的人,他們都以為這隻是攝政王的緩兵之計,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三個月,四個月······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他們發現,他們似乎錯了。攝政王似乎是來真的了。他每日隻顧著和好友遊山玩水。
是的,好友!
曾有依附於攝政王的人,見攝政王沉迷於女色,不理正事,暗自心焦,勸攝政王,不過一個女人而已,若真的喜歡,納入府中就是了。結果被攝政王打了一頓,趕出了府。
那人氣的吐血,卻又無可奈何。
攝政王王妃嚴氏也在父兄等建議下,向攝政王提起過此事,請王爺以大事為重,接那位夫人入府,她願意讓出正妃之位。
其實,李啟成隻有在麵對李蘇的時候,才會犯傻。麵對其他人的時候,他還是那個陰鬱又精明的攝政王,嚴氏此言一出,李啟成就明白她在想些什麼。嚴氏嫁給他的時候,他還隻是個默默無聞的小皇子,嚴氏的身份自然也不高。隻是區區翰林之女。
後來,他成了攝政王,嚴氏一家跟著水漲船高,大權在握。
攝政王的宏圖大業,他們比誰都在乎。他們夢想著嚴家能出個皇後,甚至是太後呢!
而嚴氏此次之所以這麼大度,甘願讓出王妃的位子,原因李啟成心裡清楚的很。王妃膝下二子一女,嫡長子和嫡次子都是她生的,且在府裡經營多年,蘇蘇即使成了王妃,怕也不得安穩。
可是嚴氏主動讓賢,李啟成又怎會不成全了她。他果真將王妃貶成了側妃,然後將徐側妃扶正。徐側妃是服侍他時間最長的人,庶長子庶長女皆是她所出。原本想著這輩子就這樣了,誰知道意外之喜,自己竟成了王妃。
徐氏不管嚴氏到底哪根筋不對了,反正她現在是王妃,是利益的獲得者,才不管那許多呢。
宗正那邊原本是不讚成攝政王如此胡鬨的,嚴氏是嫡妻原配,怎麼能貶妻為妾呢。可李啟成隻說嚴氏自陳不賢,主動讓位的。
陛下那邊又授意宗正同意了此事,事實上,陛下那邊巴不得攝政王多鬨出些醜事來呢。宗正隻好心不甘情不願的改了玉碟。
嚴氏此舉原本隻是想以退為進,沒想到弄巧成拙,王爺不但沒有感動於自己的大度,反而便宜了徐氏。子女們由好端端的嫡出搖身一變成了庶出,對嚴氏和外祖家多有怨言。
嚴氏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一下子病倒了。
新上任的王妃徐氏,是個聰明的,她從不過問王爺和那位李夫人的事,甚至旁人問起的時候,她還主動辟謠,說王爺和李夫人是知己至交,謠言不可信。
王斯琴和李啟明聽說過後,都說這個徐氏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李啟明現在開始慢慢相信了,他七哥真的是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主。又或者,這叫一物降一物?七哥這個人,爹不疼娘不在,兄弟欺壓,姐妹漠視,這造成他缺乏正常的情感,也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可唯獨對上那個人,什麼都可以放下。
隻是李啟明還是不怎麼明白,他七哥到底在想什麼,喜歡一個女人,不是想著得到她嗎?七哥這算什麼?他才不相信,七哥對李夫人,隻是知己好友的關係。他甚至想過,那位李夫人是不是會什麼妖法,不然怎麼就能哄得七哥對她這麼死心塌地呢?
不過這話李啟明可不敢在斯琴麵前說。
“陛下,該喝藥了!”王斯琴端著藥碗進來了。
李啟明立馬放下了手裡的奏折,靠在了軟枕上。
這段時間,李啟明一邊要跟著太傅們學習,一邊還要批閱奏折,學著理政,身子有些疲累,再加上秋風漸起,著了風寒。對此,王斯琴頗有微詞。
王
斯琴看到床邊的奏折,蹙眉,“陛下,身子要緊。”她理解李啟明對於權力的渴望和重視,可是她卻不能理解李啟明本末倒置的行為。
“知道了知道了,朕隻是覺得無聊,隨便看看的。”李啟明笑道,接過藥碗,一口喝了下去。吃的藥多了,他不覺得苦。
“陛下,喝了藥,好好歇著!”王斯琴說道。
李啟明點點頭,躺下了。
可等王斯琴走後,李啟明又重新躺了起來,不管是攝政王還是那些輔政大臣,他一個都不信任。他是天子,是帝王,權利,必須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行!他知道權利的可貴,知道失而複得的珍貴,所以,他不會放棄。
窗外,王斯琴看到這個場景,微微蹙眉。不過,卻沒有進去阻止。言儘於此,陛下若執迷不悟,她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