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彆時,相思走得倉促,那時林黨貪墨,祝家牽涉其中,太子出麵把堂兄祝嶸從刑部又提回了大理寺問審,刑部背靠皇帝,大理寺則大多聽命於太子,個中意味,不言自明。
儘管誰都知道,這事和堂兄並無關係。
皇帝隻想找個由頭拔除祝家最後一顆釘子。
堂兄才學過人,苦於是個病秧子,於皇室來說,能有多大威脅呢?
但大約祖皇帝靠著祝家起勢,而這王朝來得不甚體麵,於是曆代皇帝都倚仗祝家,又忌憚祝家,到了相思父親這一代,已然是門庭零落,空餘表麵榮光了。
太子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劍拔弩張,皇後母家子孫寥落,日漸式微,以至於急於拉攏趙氏,而趙祝又是死敵,偏太子對祝家頗多護佑。
彆人都覺得,太子是因為未來太子妃才處處護著祝家,亦或者謀求來日祝家的助力,其實相思知道不是,他不是那樣的人,可猜忌一旦形成,罪名便已在揣度者的心中。
那時堂兄是她在靈都為數不多的親眷,每逢初一十五,兄嫂都會來探望她,帶些家鄉的吃食,並一些民間奇巧的玩意兒,知道太子待她多好,堂兄入獄之時,嫂嫂卻並沒張口求過一字,祝家人,向來是有些骨氣的。
太子卻並未袖手旁觀,他卻也不是明哲保身的人。
相思整日裡沉默不語,心中盤算良多,她知一切不是他的錯,亦不是自己的過錯,可到底她的存在,是個錯。
朝中低迷了許久,皇帝與太子置氣,削減他的軍權,也在打壓他的黨羽,為了警告他,君臣有彆,這天下,終歸還是他的天下。
祖皇帝建國之初其實頗為狼狽,遺留諸多隱患,各地呈分裂之勢,到了長寧七年的秋天,收回最後一塊兒失地,這天下,才算是徹底一統。
皇帝終於龍顏大悅,連帶著對太子都溫和了幾分,也生出些慈父的感慨了。他希望太子能服個軟,這天下,終於是要交到他手上的。
父子兩個,何須爭鬥。
宮裡大擺宴席,慶祝這盛世。
相思列席在幾位公主旁,卻高興不起來,隔著屏障,遙遙去看高座上的太子阿兄,他年長她幾歲,可到底年輕,意氣風發的表象下,難掩龍困淺灘的鬱氣,擰著眉,一杯接一杯地喝著酒。
姑母說,太子這個年紀,連個側妃都沒有,皇後已經不滿很久了,她想塞個本家的侄女給太子做妾,被太子拒絕了,又想做主娶趙家的嫡女為側妃,但太子和祝家走得近,又極看中祝相思,這事儼然也不成。
“你留在這兒,礙了許多人的眼。”姑母眉頭緊皺,許多未儘之言,都掩在那愁容中。
相思何嘗不知。
滿目浮華裡,她安靜坐著,倏忽覺得這樣熱鬨輝煌的皇城,仿佛從來都不屬於她。
皇室的兒孫獻祝詞,相思也被推著上前,她說了什麼,自己都記不大清,她雖安靜沉默的時候多,可到底跟著太子一同進學的,嘴並不拙,稱頌畢,皇帝龍顏大悅,要賞。
這就是君,是賞是罰,全憑他的心情。
陛下這些年,隻想聽他想聽的,越發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了。
阿兄的抱負,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施展。
相思不知道。
她隻是個被養在富貴裡的女子,可雖無能為力,卻也懂得有時候退即是進。
她伏地叩拜請彆的時候,高座上獨酌的阿兄,分明額頭青筋凸起,徒手捏碎了琉璃盞。
兩年裡,相思始終不敢回首當日情景。
她始終,始終是怕他怪罪她的。
朝中諸多頭疼的事等著新帝決斷,他卻點了一隊人馬,一路疾馳迎來,反複問傳信官:真的快到了?
路上足足耽擱兩個月,傳回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讓他皺眉,他甚至疑心祝相思是故意拖延,不願意回靈都,不願回到他身邊。
可兩年他都等了,兩個月又如何等不得。
到頭來,卻連半日都等不及,出城門十裡,終於見到她的車馬。
那一瞬間,一顆心才算落了實地。
這次,誰也不能把她從自己身邊搶走。
他伸出手,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孤來接你。”
相思未曾料到是他,也未曾想過他會親自來,一時失了神,呆滯地凝望著他。
她一路風塵仆仆,疲倦極了,除了路途奔波,心中亦是忐忑不寧,甚至很多次想打道回府,靈都實在是複雜難辨,仿若湍流下暗藏的漩渦,他剛登基,又背著弑父囚母的惡名,不知可否站得穩,祝家如今幫不了他什麼,她更是身無長物,回靈都了又如何呢?
他也並未說娶她,若是不清不楚進了後宮,來日看著他娶妻生子,何其痛苦。
一路上,她反反複複在想這些,想得胸口痛。
她想著,若是見了他,必得持重守禮,他到底身份是變了,到底兩個人分彆日久,情分恐也淡了,她若放不下舊日樁樁件件,倒顯得不懂事。
思前想後,想後思前,可未料到,見了第一麵,她卻隻覺得鼻酸,眼眶微熱,手搭在他掌心的時候,還發著顫。
李文翾一笑,收手握緊,往前半步,伸了另一隻手,竟是要抱她下來。
相思一急,踉蹌了一下,正好叫他抱穩了。
須臾,相思身子一輕,落了地,他聲音落在耳畔,仿若耳語,帶著幾分埋怨:“祝相思,孤很想你。”
相思腦子仍混沌著,像是一團亂麻,諸多思緒攪和在一起,反倒什麼也想不起來了,聞言才倏忽清醒片刻,頓時緊張不能自已,仿佛從前他也喜歡故意說些逗弄她的話,仗著她沒有伶俐的牙齒,逗惱了才罷休,好似就喜歡看她接不上話又羞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