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過來的七戶人家, 加起來總共二十多個人,男女老少皆有,傍晚從政府負責運送他們的車輛上下來, 外表看起來是身體稍微康健些的類型, 不過背井離鄉又加上長途跋涉,估計不會有什麼太過激動的心情, 站在村裡渾身上下都透露著疲憊不堪四個字。
等到走進村裡麵給他們臨時安排的住所,這一行二十多個人明顯露出了一點感動的表情, 送這些人來到東溪村的軍人在驚訝過後安心了許多, 這個村子好像真的很不錯。
至少從這些房子的布置來看,東溪村對他們這些外來者的到來還算歡迎,新來的幾戶人家慢慢放鬆下來, 希望遷徙到這裡生活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新開始。
根據新聞報道裡麵的政策, 並不是向大家認為的那樣, 將所有困難地區的人員整體往北方遷徙。
北方的那些城市其實在高溫天氣來臨後就變得格外搶手的起來, 不少聰明人都抓緊時間在那裡買了房子搬過去居住, 原本在全國範圍內不怎麼高的房價, 在大家的搶購過程中節節上漲, 實際居住人口也在迅速增加。
在遷徙行動啟動前,北方就已經承擔了差不多往年兩倍的人口數量,即便現在國家將重心往那裡傾斜,當地要是再承擔過多的人口數量, 經濟等方麵有可能難以控製甚至更嚴重地崩潰。
所以,這次的人口遷徙目的地分為好多個地區,主要類型就分成兩種,一種就是氣溫低的區域,還有種就是水資源豐富的區域, 東溪村就屬於後者。
新來的二十多人來自一個叫做寧旗村的村子,還擁有相同的姓氏,全部都姓楊。
將東西都放下來後,他們在村民的引導下走到水龍頭前,不敢太過用力,輕輕伸手往上麵一抬,細小如毛線的水流慢慢流淌出來,流淌到防止在下麵的水杯裡麵,最後倒入嘴中一飲而儘。
喝完,豆大的淚珠從眼睛裡麵冒出來,這些日子裡在心裡麵積壓的情緒,就痛痛快快地好好哭一場發泄出來。
看著這二十多個人在東溪村裡麵安頓好,又留下這些人足夠半年吃的口糧,送他們過來的軍人都沒能好好休息,連夜開車離開,唯一帶走的就是東溪村往他們的儲水箱裡麵補充的水分。
陪著他們一路的軍人一離開,新村民有些不太適應,二十多個人半夜聊了好久,才終於抵抗不住睡意,沉沉地睡過去。
畢竟相隔幾個省份,新來的村民說的方言和東溪村裡麵完全不同,老年人基本上說的都是方言,隻有年輕人能說普通話。
但人類不僅僅用言語來交流。
當彼此開口卻發現聽不懂那些話語的含義,往上數幾千年擁有相同祖先的兩方人,臉上露出了相同的迷茫表情。年輕人見狀正打算用普通話來給雙方進行翻譯,但薑還是老的辣,當媽的已經走過來給對方一個熱氣騰騰的擁抱。
年輕人就看著雙方父母還有老人,就用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表情和雙手比劃出來的動作進行了溝通,偏偏他們好像還真的能夠看懂,已經極為友好的交流起來。
隻剩下他們,給對麵的同齡人一個尷尬的微笑。
在東溪村願意接納,寧旗村願意融入的友好氣氛下,楊姓的村民逐漸開始習慣在東溪村的生活,慢慢地能夠學會幾句彼此的方言。
兩個分屬於不同地區生活的村民們,交流了自己過去那些年生活的經驗,其中最多的是各種食物的做法,還有當地不同於對方的習俗,在互相了解的過程中開始相互影響。
新來二十多人給村裡帶來新的活力,村民們都對他們十分好奇,聞崢也帶著團團和他們接觸夠,確定了新來的這些人都沒有太大的毛病,也表達了他們的友好歡迎。
差不多半個多月後,彼此相互影響的結果出來了,聞崢注意到新村民給東溪村帶來最大而且是最好的影響,就是讓大家在使用水源的時候變得更為節省。
並不是說東溪村裡麵的人不節省,不僅有電視上的宣傳,就包括他們自己都能想明白,在高溫天氣下水資源隻會越來越珍貴,他們也卻是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地節省水源的使用。
可到目前還沒有缺過水的人,還是無法和真正麵臨過無水可用困境的人相比。
寧旗村早就在遷徙之前就斷水了,他們真的是將水用到了極致。東溪村的村民並沒有因為他們過度節約的行為發表過任何不好的評價,全部都是佩服,並且開始向他們學習。
雙方都在這些生活的細節中一點點變得融洽起來。
可等到了溫度繼續居高不下的八月份,他們又要麵臨新的難題。
白日裡,太陽肆意揮灑著熱度,空氣仿佛都在劇烈的高溫下變得扭曲,戶外沒有任何人類的身影,活著的動物都努力躲避到陰涼的地方,昆蟲的鳴叫聲都與日俱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