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6章 人口問題(1 / 2)

蜀漢之莊稼漢 甲青 9673 字 3個月前

() “需眾人齊心”這個話,估計就是諸葛老妖暗中提醒自己,要以國事為重,齊心協力。

齊心就齊心吧,馮永倒也沒有什麼意見。

想要過小日子,就得讓諸葛老妖先好過了。

他好過了,大漢就好過了,大漢好過了,自己才能好過。

倒是蔣琬,看到馮永一臉的滿不在乎,卻是微微一愣,也不知這位君侯,是當真不知道這其中的含義,還是假裝不知道。

隻是這是丞相與君侯兩人之事的事情,蔣琬倒是不好過於說太多。

“君侯,琬此次來,其實還有一件事。”

“還有?”馮永差點就叫了起來,“沒完了?”

薅羊毛也不是這般薅法,牧場的羊毛真要這麼薅,羊都要被你薅成禿子!

蔣琬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點多,臉色有些不好意思:“君侯可知,前些日子,廣漢郡有亂民呼嘯於山林之間,連丞相運往漢中的北伐軍資都遭到了掠奪。”

廣漢郡的有亂民,馮永自然是知道的,因為興漢會內部早就有人傳了消息過來,錦城的糧價突然大漲,原因就是廣漢郡有民亂。

錦城屬於蜀郡,相當於後世的北都,而廣漢郡就在蜀郡北邊,相當於後世的河北。

廣漢郡有動亂,直接就影響到錦城的人心穩定,隨之而來的,就是糧價的突然暴漲。

前些日子馮永還跳腳大罵了一陣,早不亂晚不亂,偏偏在興漢會大量購糧的時候亂,為此不知要多貼進去多少錢。

那個時候馮永這才反應過來,這廣漢郡的民亂,不僅僅是蜀中世家對朝廷的抗議,而且他們甚至還借機抬哄錦城糧價,從自己身上放了一回血。

這怎麼不叫某隻土鱉暴跳如雷,渾然不記得自己以前坑了人家大出血好幾回。

人家這回,最多也就是拿回了一點利息而已。

如今馮永聽到蔣琬主動提起這事,便好奇地問道,“朝廷清查出了多少隱匿人丁,值得那些世家這麼大動乾戈?”

“目前為止,查出了三十餘萬。”蔣琬神色凝重,“誰都能猜出世家隱匿了不少人口,卻是沒想到有這般多。”

“嘶!”馮永牙疼似地吸了吸氣,“才三十萬?”

“才?”蔣琬這回是當真地驚愕了,“三十萬已經不少了,君侯可知在此之前,大漢的在籍人丁有多少?”

“多少?”

“先帝登大寶時,曾清查過府庫中的冊本,時有戶二十萬,九十萬人。然這幾年,漢中與蜀中各郡又多了不少人丁,計有二十二萬戶,百萬人。”

“如今朝廷府庫寬裕,這才能重新整理人丁田畝,沒想到卻是能多出三十萬。君侯,這可是三十萬人,不是三萬,比以前可是多了近三成。”

蔣琬略有激動地說道,“這其中,君侯當真是居功甚偉!若不是……”

會不會說話?會不會說話!

你這麼說,要是在不明就裡的人耳裡,就誤會成了我用三年時間搞出三十萬人一樣!

所以說,為什麼要有錢,因為有錢才能為所欲為。

不然,按以前諸葛老妖的摳搜勁,哪有資本去下力氣清查人口?

光是顧忌世家的反彈,就夠朝廷妥協了。

如像現在,反了就反了,直接鎮壓就是,反正手裡有錢有糧。

馮永撇撇嘴,不在意地擺擺手,打斷了蔣琬的話,“這有什麼?南中各郡還沒查呢,若是查了,豈不是更多?”

諸葛老妖的北伐是後世津津樂道,長盛不衰的話題。

因為從那以後的一千八百年裡,再沒有一個割據蜀中而能主動出擊北方的政權,而且還能打得這般有聲有色。

而這又扯到了蜀魏兩國的經濟與人口對比:當時蜀的在籍登記人口有一百萬左右,而魏則有四百五十萬左右。

而且曹魏還占據了天下最精華的地區,而蜀地,在當時卻屬於偏僻之地。

所以這才是後人推崇諸葛老妖的原因。

但就人口問題而言,有一個爭論點,那就是晉在統一全國後,開始全麵清查,全國一下子就有了二千五百萬人口。

這就足以說明因為戰亂導致隱匿的人口之多。

所以後世的學者根據西晉統計的人數,推斷當時蜀的真實人口有四百萬,魏有一千三百萬。

馮永覺得這是比較接近真實情況的。

而如今朝廷清查人口,卻隻查出三十萬?

就這,還讓蔣琬神情激動,照這麼看來,估計諸葛老妖也是欣喜不已。

畢竟多了近三成的人口呢,按一比十的兵民比例,少說也能多征三萬人。

可惜的是對於馮永來說,卻是索然無味,毫無意義:剩下的二百多萬呢?

老子這麼努力地提高生產力,甚至願意分出利潤讓世家大族一起沾光,你們這麼死瞞著人口,對得起我?

不過是清出三十萬隱匿人口,就來一場動亂,甚至還借機哄抬糧價,讓老子多放了多少血?尼瑪的真是一幫饕餮!

想到這裡,馮永心裡就覺得滴血:好多的小錢錢就這麼掏出去了!

“君侯,南中……這個時候,是沒辦法查人丁的,畢竟南中各部族的夷人,隻能算是蠻王夷帥所有,非大漢所能管。”

蔣琬本是很興奮地說起這個事,但看到馮永一副不甚滿意的模樣,當下心裡就是一驚,看君侯這模樣,似乎覺得清查出來的人丁太少了?

“那蜀地和漢中呢,丞相就打算就此罷手,不打算再清查下去了?

馮永不甘心地追問道。

“廣漢郡的民亂,已經說明朝廷不宜再清查下去了。”蔣琬解釋道,“畢竟當務之急,是早早做好北伐的準備,而且丞相也需要蜀中的安定。”

“封建地主階級的局限性……”

馮永咕噥了一句蔣琬聽不懂的話,這才對著蔣琬說道,“越人丁,這些日子我也清查了一下,大概有十五萬人左右。”

“具體數據,在越主薄那裡。待蔣參軍回錦城,可找他要冊本。”

“多少?!”蔣琬冷不防聽到這個,失聲驚叫起來,“十……十五萬?”

“是啊,十五萬,兩百年前有四十萬呢。”

馮永看著蔣琬的神情,不屑地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這……這如何能相比?”蔣琬有些結結巴巴地說道,“君侯,此事可是當真?這等事情,開不得玩笑。”

“這在籍人數,是指可以繳納賦稅的人丁,可不是那些部曲、奴工之類的,更不是那些朝廷使喚不動的夷人。”

“我知道,我又不是瓜慫!”馮永沒好氣地看了一眼蔣琬,“我好歹也是在南鄉呆了那麼久。按老規矩,馬場之類的人丁,由馬場統一幫忙交納賦稅和征調徭役。”

“至於願意耕種的,按十稅一收賦稅,一分一厘都不會少。”

古代的賦稅,除了要交田稅,還要交人頭稅,同時還要不定期地服徭役。

牧場和紡織工坊是新鮮事物,於是馮永開了一個先河,對那些拚命吸血的權貴和世家來說是很惡劣的先河:統一幫職工交賦稅。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儘了辦法也要擠進南鄉牧場和工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