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7章 統一思想(1 / 2)

蜀漢之莊稼漢 甲青 11436 字 3個月前

() 李慕悄悄地站在一旁,看了一眼正在大吃大喝的趙雲,又看著正在深思的馮永,眼中閃著幽光。

“若是君侯想要與隴西李家搭上關係,妾倒是可以幫忙。”

“哦,你不是拒絕給隴西李家賣毛布麼?”

馮永抬著頭,問道。

“君侯可知,妾這一房,為何極力要在南鄉發展?”

馮永雖是疑問,但語氣卻是肯定,“為了在漢中再立一脈李氏?”

李慕先是點頭,然後搖頭,“如今我們六房對於蜀中李氏而言,隻能算是旁枝。若是能在南鄉再立一枝,成為南鄉李氏宗房,那是最好不過。”

“但即便如此,對於隴西李氏來說,廣漢郡李氏大房仍是蜀中宗房,除非南鄉李氏能得到去隴西祭拜的資格。”

馮永聽到這話,有些疑惑地問道,“為何不叫漢中房?”

李慕微微一笑,“南鄭也有一支李氏,隻不過如今太過式微,若是六房能與南鄭的李家合成一房,才能稱為漢中房。”

“南鄭也有李氏的分支?”

馮永心裡臥了個槽。

這是何等的錯綜複雜?

“南鄭李氏始祖乃是李頡公,其實算是趙郡李氏的一支。而趙郡李氏的始祖,乃是先秦趙國丞相,武安君李牧公。”

“武安君李牧公,則是隴西李氏始祖李崇公之弟。”

“南鄭李氏始祖李頡公之子李公,乃是後漢的司徒,李公之子李固,官至太尉,也算得上是鼎盛一時呢。”

“隻是後來羌胡之亂,波及漢中,南鄭被胡人所破,漢中李氏這才傷了元氣。”

“最慘的是當年漢中之戰,曹賊遷空漢中之民,漢中幾成白地,南鄭李氏一脈這才式微了下去。”

“不過這幾年,南鄭李氏得到我們六房的幫助,收攏了一些離散的族人,總算是沒斷了香火。”

李慕說到這裡,放緩了語速,“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始祖乃是兩兄弟,同根同源,若是能在漢中重新合二為一,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然後你們就可以借機成為漢中李氏宗房?

看起來像是借殼上市啊?

亦或者是交叉持股,優勢互補?

馮永還沒說話,趙雲突然開口道,“老夫已經吃飽了,這眼看天色已晚,今夜我便住你這裡,待明日再趕回冀城。”

李慕看了一眼趙雲,垂下頭去,沒有再說話。

馮永知道老爺子這是覺得自己不合適聽到這種敏感話題,或者無意摻和到這個事裡頭。

當下便點了點頭,暫時停止這個話題,起身找人安排下去。

待老爺子走後,馮永這才示意李慕坐到自己對麵,開口問道,“這麼說來,李太公這是想把六房遷到漢中,讓李家六房成為李氏漢中房?”

李慕端端正正地坐在馮永的對麵,點了點頭,“最開始太公是有這個想法。”

馮永聽了,聽出這話彆有含義,“什麼意思?”

“南鄉發展太快了,”李慕看向馮永的目光灼灼發亮,“太公以為,至少要用兩代到三代人的時間,李家六房才有資格被稱為漢中李氏。”

“可是這幾年來,六房已經開始超過了大房。有很多時候,大房反而不得不求助於我們六房。”

“故妾覺得,六房與其與趙郡李氏一支的南鄭李氏共處一郡,還不如另起一脈。

李慕看向馮永的目光越發地熾熱,“妾曾與太公商議過此事,太公也覺得甚是有理。隻是此事事關重大,須得小心謹慎。”

“但若得隴西李氏的支持,那就好辦多了。所以妾私下裡繞過了大房,與隴西李氏有過接觸,倒也有了一些關係。”

南鄉的發展,已經超過了世家過去幾百年的見識。

即便不是全新的,但也是非他們在短短的幾年內所認清的。

李家太公本想靠兩代人的努力,再與南鄭李氏結合,成為漢中郡望。

沒想到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李家六房的意料。

靠著李慕的特殊身份,李家六房掌握了龐大的資源,再加上在蜀地原有的基礎,讓他們的野心得到進一步膨脹。

於是李家六房開始對最初的目標進行了調整。

他們不但想要脫離蜀中李家宗房的控製,同時還準備放棄與南鄭李氏結合的計劃,打算自己單獨建一個郡望李氏。

所以李慕繞過了蜀地的宗房,直接與隴西李氏搭上了關係,就是為了這個野望做準備。

馮永聽明白了李慕的意思,眼睛微微一眯,“你們既然商議過,那有沒有想過選定何地做根基?”

既然是想要當郡望,自然是要挑一個沒有李氏堂口的地方。

“這隻是妾與太公私下裡商議,還未有定論。”李慕此時對馮永知無不言,“不過此時妾倒是有個想法。”

說到這裡,她定定地看向馮永,“若是可以,妾希望可以定在平襄。”

“好!”馮永猛地站起來,“如果你們六房當真想把平襄作為根基,我定會全力支持。”

李慕臉色一喜,站起來對著馮永行了一禮,“妾先行謝過君侯,等妾回到南鄉後,會親自把君侯之意傳給太公。”

“這有什麼好謝的,你們李家,這些年對我的幫助可不算小,我這也是投挑報李。”

馮永笑臉中帶著深意。

李慕起身,看到馮永的笑容,臉上蕩起會意的淺笑。

晚上臨睡前,馮永把趙雲讓他跑一趟隴西的來意與關姬說了。

當然,彈劾李嚴之事,屬於機密,關姬還沒資格知道。

說起隴西,就不可避免地要說起李家。

關姬聽到李慕打算勸說李太公把李家六房的根基遷到平襄,當下就有些懷疑,“如今隴右可算不上太平,更何況平襄更是殘破不堪。”

“這李家六房放著經營好的南鄉不要,怎麼想著要遷來這裡?”

馮永泡完了腳,用毛巾抹乾了腳,爬到炕上,“也就是個意願,而且還是李慕一個人的意願。”

“此事先不說李太公願不願意,就算是願意,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事。”

“更不可能是一下子全部遷過來,最多也就是先遷一部分族人過來探探路。”

“不過有南鄉的例子在前頭,我估計李家六房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

平襄現在看起來是殘敗,但殘敗同時也代表著地方勢力的空白。

以李慕的能力,還有李家太公的精明,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更重要的是,這裡是隴右,乃是產羊毛的地方,同時也是地廣人稀之地,若是有了自己這個護羌校尉的支持,李家的發展前途可比在南鄉大得多。

傳統世家的立身之本是土地,但李家六房在南鄉可沒占多少土地,至少相比於蜀地那邊,麵積那是相當地少。

但到了隴右就不一樣了。

隻要得到允許,跑馬占地都無所謂。

當然,馮永也沒打算讓李家六房走傳統世家的老路子。

占再多的田地,哪有毛紡工坊來得錢快?

一個以資本為主的新型世家,它會在客觀上促進織工掌握一定的知識,不然怎麼提高生產效率?

這樣就意味著他們會放鬆對知識的壟斷和控製,發展到最後,甚至會主動去促進基礎知識的普及。

興漢會在越建立學堂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時新型世家的壯大,也會讓織工所代表的階級持續擴大。

更重要的是,資本天生具有貪婪性。

它會促使越來越多的精英階級把目光投向外麵的世界,比如北方,比如西邊等等。

馮永不一定能看到那一天,但種子埋下去了,它自然而然地就會生根發芽。

這樣至少也算是為將來避免那一場大災禍做出了努力。

“平襄的重建,要是有了李家六房的幫忙,那可就省事多了。”

馮永躺下,悠悠地說道。

彆的不說,即便是李家六房在最開始的時候,隻遷一部分人過來,核心族人可能隻有那麼十幾二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