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2 / 2)

蜀漢之莊稼漢 甲青 11325 字 3個月前

右夫人半是埋怨了一句,然後又訴苦道:

“眼看著太子的年紀漸長,阿姊那邊都跟妾隱晦地提了好幾次,妾當真是左右為難。”

“我才叫左右為男。”馮都護看著左夫人,突然猥瑣一笑,“你有什麼好為難的?”

“大不了讓阿蟲阿順娶個公主,這個事我倒是可以做主,實在不行,阿漠也可以。”

左夫人不在這裡,右夫人可不跟馮都護客氣:

“我不管,真要娶公主的話,那也是阿漠娶。”

除非宮裡願意嫁兩個公主到馮府上。

“無所謂。”馮都護不在意這個,“真要讓阿漠娶公主的話,隻要不是娶皇後生的那個小公主就行。”

右夫人聽到馮都護的話,頓時就瞪大了眼:

“為什麼?阿漠為什麼不能娶阿姊的女兒!”

她想讓自己兒子娶的,肯定就是那位小公主。

“她是你阿姊的女兒,你們兩姐妹的兒子和女兒,是表親,生下的孩子,不易養活。”

馮都護解釋道,“我可不想以後年老了,還要操心兒孫那些事。”

“就沒聽說過這個道理!世上表親成親本就是常事!”

右夫人根本不相信,她懷疑地看著馮都護:

“你該不會是想讓阿蟲和阿順娶公主才這麼說的吧?”

“我師門就是這麼個規矩!”馮都護沒好氣地說道,“師門裡早就說過了,血緣越是親近的夫婦,生下的孩子就越難成活。”

“而且還容易先天不足,天殘愚癡者甚多。”

不是說全部,但概率太大。

馮家又不需要像歐洲某些家族那樣,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性,不惜近親結婚。

那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孩子健康長大的背後,都是因為有畸形和早夭的兄弟姐妹在負重而行。

隻是以眼下這種情況,馮都護肯定沒辦法跟右夫人解釋清楚。

“至於阿蟲和阿順,他們還真不需要跟阿漠爭。”

反正關將軍自己就有一個爵位,以後估計十有八九是要留給阿順。

她的嫡長子阿蟲則是繼承馮家的爵位。

一個是關將軍自己打下來,一個是關將軍參與打下來。

彆人想要伸手,都得先問過關將軍的意見才行除非皇家想要對馮家和關家來個兔死狗烹。

至於阿知

花族長給鎮東將軍戴了綠帽子,還生下了彆人的孩子。

這個孩子想要繼承關將軍的爵位?

真當鎮東將軍沒脾氣?

所以馮都護相信,關將軍壓根就不會在意自己的兒子能不能娶公主。

右夫人很快也想通了這一點,她恨恨地推了馮都護一把,惱怒道:

“你就死命偏心吧!”

換了彆人,右夫人肯定不會把這些話放在心上。

但換成馮都護的師門,她可不敢說這是危言聳聽。

隻是這麼一來,又要便宜了左夫人,讓她未免有些不忿。

“大姐,說話要憑良心,我哪裡偏心了?我隻是為了孩子好,阿漠可是你的親生兒子呢!”

馮都護大聲叫屈:

“以後你我的孫子孫女真要手殘眼瞎,四肢不健,或者瘋癲愚呆,你是掐了溺了還是就這麼養一輩子?”

“又不是說不讓他娶公主,宮裡的公主那麼多,你看中哪個,陛下難道還會不同意?”

“皇後不同意!”右夫人直接頂撞道,“今天好不容易才逮著一個機會,跟你攤開了說這個事呢。”

“你偏生又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到時候你讓我怎麼向宮裡回話?”

“阿蟲和阿順隨便選,皇後看中哪個都行。”

馮都護也知道,這個事情不宜再拖了,要不然,就是不給皇後麵子。

“太子若是真的想娶雙雙,再過幾年,隻要雙雙真心喜歡,我也不會攔著。”

右夫人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總算是得到一個準話。

先拿阿蟲和阿順出去頂缸,也不是說雙雙就不嫁了,太子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對於這個回複,皇後應該能滿意了。

但右夫人可不滿意:

“我說的是阿漠!阿漠怎麼辦?”

“宮裡不是還有其他公主嗎?實在不行,還有關家趙家馬家,怕什麼?”

馮都護有些不耐煩了。

春日暖暖,心裡有些燥熱。

春天又到了啊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日。

馮都護終於站起身來:

“肘,跟我進屋!”

還不信了就!

前些年一直南征北戰,陪同妻妾的時間太少。

趁著這段時間有空陪她們,看看能不能讓染色體翻個身。

延熙三年,天下太平,三國各自緊守關隘,沒有太大的軍事行動。

就算是年年喜歡冬春兩季北上的吳國,延熙二年冬日沒有動靜,延熙三年的春日,同樣也沒有動靜。

這讓接替滿寵都督揚州軍事的王淩鬆了一口氣。

諸葛瑾之子諸葛恪,這幾年一直領兵駐守廬江皖口。

此人年輕氣盛,偏生又頗有些才能,持續不斷地騷擾合肥以南,實是讓人煩不勝煩。

沒想到今年開春以來,居然一反常態地沒有出現,倒讓王淩有些意外。

他卻是不知,此時的諸葛恪,自己本身就已經有些焦頭爛額了。

原因無他。

今年從河北到江東,從關東到關中,極少下雨,已經有了大旱之像。

諸葛恪在皖口的這幾年,著實屯了不少田地。

不但能供應自己軍中,甚至還有一部分送往建業。

雖說皖口靠近江邊,但大江水位下降得厲害,昔日彙入大江的河流,有的已經斷流。

皖口臨近魏境,再加上水流豐富,諸葛恪肯定不會在那裡大舉興修水利工程。

如今各條水流不足,這春耕便是大受影響。

莫說是出兵,便是分出人手去江邊挑水澆田,那也是大為不足。

皖口的情況,僅僅是吳國的一個縮影。

今年極為反常的春日旱情,除了大漢的馮都護還有心春日,魏吳兩國,都在為今年的收成發愁。

而季漢,早在諸葛亮剛接過爛攤子的時候,就組織人手修複都江堰。

甚至還空前絕後地設立了堰官,專門看管護理堰堤。

後來大漢丞相入駐漢中,又修複山河堰,灌溉十五萬多畝田地,以供軍中。

至於關中,漢家天子還沒遷都的時候,馮都護就已經著手修複鄭國渠。

一直到現在,這項工程都還沒有停止。

專業工程隊和學子下放縣鄉,再加上數學物理地理等指導工具的加成。

可以說,漢國的水利工程,是三國裡麵最好的。

就算是涼州,那也不用太過擔心。

因為涼州用的是從祁連山流下來的積雪融水,對雨水的依賴比較少。

可以說,延熙三年這一場席卷天下的旱情,推動了漢魏吳三國國力的進一步分化。

治水乃是最大的功德事,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