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第 78 章 河套(1 / 2)

對於河套地區, 大明與蒙古人之間已經博弈了上百年。

最早是洪武年間,大將軍徐達消滅河套地區的蒙古勢力,徹底將此納入大明版圖, 之後朱元璋派自己的兒子晉王駐守此地。朱棣靖難成功後, 因為擔心藩王作亂, 將晉王的封地南遷。如此雖然保證了皇權穩固,但一直以來地區的掌管者突然離去, 使得河套地區人心浮動。

蒙古人借著這個機會, 不斷試探大明防線,甚至於有不少蒙古人直接拖家帶口地遷居至此地, 因為這些人沒有作亂,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賄賂一二後明朝這邊也就不再管了,漸漸的,定居在河套的蒙古人越來越多, 逐漸與漢人分庭抗禮。

之後就是土木堡之變大明徹底喪失了對河套的統治, 在憲宗即位後, 曾勵精圖治, 派朝中大臣收複舊土,打出不少漂亮的勝仗。不過雖然收複了河套,可卻並未及時治理, 導致幾十年後再次被蒙古人蠶食。

之後的幾任就更不必說了, 弘治本身在武功上就很孱弱, 組織過幾次剿匪行動, 最大的勝利是殲敵三人,收獲一千多牲畜,然而最後卻有幾萬人受到封賞。說是打仗,更像官場裡一次明目張膽的吃空餉。

相反蒙古那邊則是天降雄主, 小王子統一了各部,徹底與大明形成對立之勢。正德雖然禦駕親征擊敗過對方一次,但也僅限於防禦,真說打過去還是沒有這個實力的。

常言道,“大河三麵環之,所謂河套也。”翻開地圖,會發現黃河有一個很明顯的“幾”字形彎曲,這裡就是河套。打從先秦起,此地就為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河套平原乃是極為優良的牧場,中原王朝能養馬放牧的地方非常少,河套不光產馬,還盛產好馬名馬,單是這一點就足夠令人垂涎的了。

其次河套地區氣候環境都非常好,百姓都說,“黃河百害,唯利一套”,這是一片被上天眷顧的地區,蒙古人可以在此放牧,中原人可以於這兒種田。

最後也是對大明而言最重要的一點,河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天然的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分界線,被賀蘭山等幾座大山緊緊包圍,易守難攻。大明若是占領了此地,那麼倘若對蒙古人用兵,河套將是一個巨大的後勤補給站,這對於天生機動性就很差的明朝軍隊而言十分有利。同樣的,蒙古人要是占領了河套,那意味著大明僅僅剩下長城一道防線可守。這次如此容易就被打下了大同,其實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冼如星此番拿下河套,乃是勢在必行的。

如今的河套被鄂爾多斯部占領,也就是俺答的部落。此時的俺答才剛與他兄長撤軍,距離返程尚有一段距離。明朝這邊軍隊趁著這個時候,從南邊繞路,日夜奔襲,總算是提前趕到河套。

雖然說河套按照地勢比較難以攻打,但此時蒙古正值多事之秋,其他幾部出兵不光沒撈到好處,反而損兵折將。現在正在跟著互相扯皮,彆說出手幫忙,事實上,有幾個部落曾經注意到明朝大軍的動向,但無一例外的選擇了對俺答兄弟倆隱瞞。

等到真正開戰的時候,俺答等人才知曉。

對此冼如星覺得很難理解,畢竟河套一旦失守,對於蒙古其他各部也是個巨大的威脅,這時候難道不應該拋下私怨更加團結一致嗎?

梅秦舒知道她的想法,不禁笑了笑,悠悠道:“冼真人,你這就屬於是用自己的思維去猜測敵人的想法,蒙古人可不像你這樣認為。你覺得,蒙古人現在最大的敵人是誰?”

“大明啊,還能有誰。”冼如星下意識回到。

“錯咯,”梅秦舒搖頭,“憑借我在西北三十來年的經驗,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絕大多數蒙古人心中的死敵是自己的同族,或者說,其他部落。”

冼如星一愣,旋即反應過來,微微歎了口氣。

是了,絕大多數漢人皇帝,對於領土的擴張都不是特彆渴望。再加上草原天生與農耕文明不相容,就算是太、祖成祖等強盛時期,也不過是將蒙古人趕走,並未侵占太多領土。反而是他們部落內部,自打小王子死後,漠南又被重新分為幾塊,時不時有摩擦。

像之前冼如星曾帶兵重創過想要毀壞糧草的蒙古人,相傳那支部落第一時間就退出了戰場,回去死死守著地盤,生怕被人偷家。

冼如星他們這次趁著敵人不備,先是一口氣拿下河套大半,之後在黃河附近形成對壘,之所以如此順利,除了蒙古大軍尚未返程外,這次新研發的弗朗機大炮與紅夷大炮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以前曾經說過,嘉靖剛登基的時候明朝曾與葡萄牙水軍打過一場,當時雖然明朝贏了,但戰爭規模不大,朝廷上下都沒怎麼在意。直到最近總算清點完戰果,將繳獲的弗朗機炮送到京城,如此眾人才有了點興趣。

種花家本身就擅長仿製,再加上有了冼如星這個外掛,僅僅半年時間,就先後開發出了艦炮,城防炮、戰車炮等各種火器,眾人將其統一命名為弗朗機炮。之後冼如星在軍營了又根據弗朗機炮研發出了紅夷大炮。相對於前者,紅夷大炮威力大、精度高,不過太過笨重,機動性不如弗朗機炮。

冼如星領著團隊研究了許久,最後決定兩個一起使用,剛好互補,然而還未等上戰場,那邊蒙古人就撤退了,好在這次收複河套用上。

他們這邊節節勝利,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將蒙古人逼到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