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嚴格來說部隊分地並不是把地分給軍人家屬們, 而是把地的使用權給他們,所有的土地都是屬於國家的,部隊沒有產權, 但是有處理權,而且還不需要像農村那樣交公糧, 主要是因為這地是三年困難時期時候開墾的,是為了度過饑荒,麵積比起農村的地, 確實不大, 而剛開墾出來的地又比較貧瘠, 災年的時候對部隊來說也隻是添補一二, 不至於餓死。
但是即使是這點兒地, 對人們來說還是格外重要的,早先擁有的家屬不樂意把這塊吃到口的肉讓出去,不管是城裡的軍嫂還是農村的軍嫂, 大家都剛經曆過那三年,經曆過‘瓜菜代’的日子,最困難時候供應糧都差點領不到,差不多靠地裡出產的作物還有這些山頭河流過活,現在才是六二年, 旱情已經解除, 但是挨過餓的人都有了囤糧的習慣,巴不得自己家裡多點糧食呢,哪裡舍得把地讓出去?
後來的那些部隊家屬們也是這麼想的啊, 全國又不是隻有他們經曆過那三年,他們也經曆過,有的當初沒機會隨軍,在鄉下在城裡日子更不好過呢,又不像部隊那樣能有地種糧食多少有點填補,還有部隊都是壯勞力,山頭這麼大,怎麼也能找點吃的,哪裡像他們在鄉下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帶口十幾二十口人湊在一塊,在城裡連個山頭找吃的都沒。現在部隊有地,他們來隨軍的也該分一份,誰還不是址城軍區的,可沒有搞特殊化的道理。
於是兩方便吵起來,主要爭吵戰鬥力還是軍嫂們,部隊裡的兵是不能這麼吵的,紀律嚴格,原先的部隊又被打散分到各個師裡,原先的領導也是調走,這樣一來即使有那心思的也成不了大氣候,方便管理。而軍嫂們不比軍人受過訓練,自然沒那麼好管理,雙方很是吵了一段時間,到現在,事情終於要有個結果。
很明顯,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地是會重新分配的,隻是怎麼分,原先家屬和後來家屬是誰得益多,這才是大家的關注點。
而最後,領導們用“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投票讓大家夥完成了對地的分配。不管是原先家屬還是後來家屬,分的地都一樣多,不論級彆如何,大家一視同仁。
反對?不可能的,上次打壓水井大家不是都同意實行“少數服從多數”這個原則嗎?他們可是在大會上像軍嫂們確認過的,都同意的(不吭聲的視為默認),不是獨斷專行決定的,而是得到群眾認可的。
打壓水井跟分地的事情不能混為一談?為什麼不能?壓水井和地不都是公家的,上次大多數人要打水壓井公家同意了,現在給大家實行的分地政策也是大多數人同意的,兩者有什麼不一樣?還是你思想有問題,把那地據為己有啦?這可是社會主義社會,土地都是公家的,私人可沒權利指手畫腳!
要上報要舉報?成啊,反正這是第一是通過大家開會表決的,是大多數人做的選擇,不是部隊哪些領導以權謀私,第二公布這個決策的領導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土地是不分級彆分給大家種的,要是鬨出去上頭追究下來,那就全部收上去,大家都不要種了唄。
比起一分地都沒有,不滿的少部分人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但是心裡卻多少有些嘀咕,早知道當初打壓水井的時候大家不要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做決定好了,還不如不要打呢,寧願多走一點遠路辛苦點去擔水也不想把地分出去,她們當時還那麼高興以為打了勝仗,誰知道被坑了,那些個政委什麼的真的很討厭!挖坑給人跳她們當初跳進去還不知道!還高興得很!
又免不了有些責怪起江舒瑤跟趙月如了,要不是她們兩個弄什麼水壓井沒準也不會有這事了。
不高興,太不高興了。
當然不高興的也隻是這少數,更多的軍嫂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她們是從無到有,幾分地都值得開心啦。
而部隊領導也不是真把原先部隊家屬坑的這麼徹底,等把地收起來丈量好再分下去,又給了原先的家屬們一些甜頭,允許他們先挑自家的自留地,並且今年屬於部隊地裡產出的糧食原先部隊每家分十斤稻穀五十斤番薯做為補貼。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是打了一巴掌又給一甜棗,還是在大家生氣不忿值值最高峰過去後,心態從不想接受轉變為死心認命之際給的甜棗,一下子就有那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也不認為領導們可惡了不公了,反倒覺得他們還是記得他們這些開墾之功臣,照顧他們的,心裡都像是被熱水泡過一樣熱乎乎的,對重整改編的部隊都有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而後來那些沒得到這種待遇的心裡也不會不滿覺得不公,本來嘛今年這一季地裡的糧食都是原先部隊種的,分給他們一點真沒什麼,反正到過年的時候部隊還會拿出一些糧食來給大家包餃子吃,沒乾活卻有餃子吃,不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