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K·洶湧(1 / 2)

王的盛宴 宗年 7083 字 3個月前

在一個月之前, sceter 4是這座城市秩序的執掌者,就算是市政官方都在其管轄之下,避其鋒芒。

然而, 市政官方突然宣布由綠組取代sceter 4的官方地位, 並將sceter 4劃為恐怖組織,打了sceter 4個措手不及。

比水流對管理這座城市沒有興趣,他隻是想借市政之口,阻礙sceter 4的行動, 以展開他的計劃。

因此, 自德累斯頓石板體係確立之後就失去了主導地位的市政官方, 時隔幾十年,重新拿回了權威的地位。

“正因為這樣, 所以工作量突然猛增了起來吧, 藤川科長。”

坐在狹小但是乾淨整潔的書房內,武曌巡視了一圈周圍摞得高高的書籍和文件, 這樣問對麵的男人:“雖然名為後勤科, 按理來說應該直接支援武力單位,協調城市治安。但是因為sceter 4的存在,一切職能都被取代,幾十年來一直是個清閒職位,餓不死,但也毫無權力。”

“如今卻因為職能猛然的恢複, 工作量猛增,於是忙得不得不將文件帶回家,繼續工作。藤川科長, 你喜歡這樣的一個職位嗎?”

藤川自嘲的笑了笑, 雙手奉茶向武曌:“還請您不必這樣稱呼我, 身在這樣一個係統內,雖然有諸多束縛,但好在消息總是能打聽得到的。陛下,我怎敢當您一句‘科長’。”

“至於職位……左右不過是份養家的工作,談不上喜不喜歡的。”

但是武曌看得分明,在說起工作,甚至視線落在堆滿四周的文件時,藤川的眼眸裡,都在不自覺流露出深重的鄙夷。

當然,這也是她今天花時間來找這個男人的原因。

“藤川誌,東京大學法律係優秀畢業生。在校期間多次參與抗議活動,並是多起倡議的發起人,在畢業後幾年間,亦活躍於中央政壇,曾被稱為東大之星……”

武曌的聲音平靜,一字一句說出的,是眼前這個男人已經度過的大半生。

藤川麵容上的笑意一點點收斂,他慢慢挺直了腰板,嚴肅的看著武曌。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今卻出現在最不受重視的部門,領著一份微薄的薪水,朝九晚五,每天的生活規律平淡得像個機器人。”

武曌的唇邊掀起一點笑意,問道:“藤川,你甘心嗎?”

剛剛還笑嗬嗬溫和的藤川,現在就像是蛻掉了一層偽裝的皮一樣,變得生硬而冷漠:“甘心如何,不甘心又如何?陛下,我說過,這隻是一份工作而……”

“人類是不會忘記他第一個理想的。他的肉身可以被摧毀,精神可以被打擊,他可以在遠超承受極限的痛苦中摸爬打滾,最後卑微而圓滑。但是,少年青年時代,最純粹的那個願望,沒有改變的可能。”

武曌的聲音冷冷清冽,擲地有聲。

藤川身體僵直,愣愣的看著武曌。

“朕看過你的檔案。你對德累斯頓石板體係頗有好感,在非時院確立體係之初,你還曾作為律師代表非時院與中央政府交涉過。而在非時院確定落址學園島城市時,你放棄了高薪酬律師工作,進入學園島城市市政……”

“現在告訴朕,你年少時的熱血和青年時代義無反顧的跟隨,就是為了混一個清閒職位嗎,藤川誌?”

“想想你當年的呐喊,想想你當年和同伴們一起做下的功績和拚死告訴民眾關於中央政府的真相,想想你曾不懼生死威脅歸還民眾的正義!然後,回答朕——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藤川拿著茶杯的手顫抖,滾燙的茶水潑濺出來。

“我,我……”

他張了張嘴,然而話未能出口,就已淚流滿麵。

“我……忘不了的……”

他抬手掩住眼睛,肩膀塌下,整個人像是被抽乾了靈魂一樣,癱坐成一團。

如同終於發現心愛之物早已遺失的孩童。

而武曌看著他,唇角勾起一絲笑意:“藤川,這樣的你,真的讚同由jungle接管城市,真的能眼睜睜看著市政為了自己的權力,而不顧市民的死活嗎?”

“你如果想做些什麼的話。”

武曌從榻榻米上站起身,拿過放在一旁的白色紳士帽戴好,迎著夕陽走出這個狹□□仄的房間。

她扶著木質門框回頭,陽光灑進她的眼眸中,如同粼粼金粉:“隨時來找朕,你所需要的,你所尚無力辦到的……朕會幫你。”

“為你一生中最後一次抓住理想的機會。”

說罷,武曌頭也不回的離開。

拉開庭院的大門,武曌與買好東西回來的藤川夫人迎麵相遇。她麵色柔和的與這位夫人告彆,而藤川夫人茫然的走進家門。

然後,武曌聽到身後傳來聲音。

“呀!孩子他爸?你怎麼了?怎麼哭了,是哪裡不舒服嗎!”

牽著櫛名安娜的手,斜依在小巷牆上的周防尊看到武曌出來,叼著燃到一半的香煙,邁開長腿跟上。

周防尊漫不經心的詢問:“為什麼找他?如果你想幫宗像禮司恢複sceter 4的地位的話,他隻是個不起眼的小職員,什麼都幫不上。”

武曌眉眼含笑:“身居高位之人擁有太多,明知腐爛卻也無法割舍。小人物庸庸碌碌,隻活當下。隻有痛苦掙紮之人,沉淪於世卻不甘沉淪。他曾懷鴻鵠誌,奈何世俗縛。”

“朕給他的機會,他會抓住的——因為啊……”

武曌歪了歪頭,看向周防尊:“人類,始終有忠於自己的本能啊。他忘不了的,年少時因為追逐理想而直麵死亡的那一刻,激動和顫粟,早已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