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三老爺不願意,帶著媳婦半夜把孩子偷回去的。虧得薑三夫人藝高人膽大。
因為對薑常喜太過緊張,怕孩子冷,把薑常喜包裹的太嚴實,差點捂的背過氣去。
為了能一家人在一起,薑三老爺帶著媳婦那是同老夫人,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抗爭的。每天堅持把孩子偷回自己房頭。
這都是薑三老爺做的事情。也是因為這件事情,讓薑三老爺同薑家本就不睦的關係更加雪上加霜。
薑老夫人覺得三房不識抬舉,不知道好歹。
薑三老爺覺得老娘看不得他們一家團員,非得活生生的給拆散了。
薑常喜能長大,其實挺不容易的,還是被這對少年夫妻稀罕出來的危險。怪都不好怪他們。
兩口子類似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所以常樂生下來,就被薑常喜抱走了。
自己遭過的罪,不能讓常樂在走一遍。
因為薑常喜不是懵懂無知,儘管父母的好笨拙了些,熱情了些,危險係數大了些,可還是深沉的。
值得被珍惜的。所以她這閨女當的就有點操心,爹媽走到哪都不太放心的那種。
這也是為什麼爺倆在莊子口依依惜彆那麼久。
送走了,薑三老爺,剛好莊子門口來了牛車,車上坐著族裡的嬸子們。
薑常喜快走兩步行禮,心喜之情溢於言表:“叔婆,嬸子們好,剛好莊子上的杏子都摘了,我說要請嬸子們過來吃杏子呢。”
幾個年輕的嫂子熱情的同薑常喜搭話:“你這莊子可真是氣派。”
老族長的媳婦帶頭,族嬸們帶著雞蛋的,麵粉的,還有編筐裡麵放了菜的一塊從車上下來:“我們估摸你該有空招待我們了,這不是就過來給你們小兩口熱鬨熱鬨。”
薑常喜:“謝謝叔婆,嬸子們惦記。快快裡麵請。”
大福已經早一步回去院子裡麵安排了。
剛巧這時候外麵又來了一輛馬車,車速很快,一群的女人被路過的馬車甩了一臉的土。
三叔婆皺眉,大戶人家不都講究規矩嗎,看著怎們不像那麼回事,彆是欺負二郎他們年紀小吧:“這是哪的馬車,可是家裡有什麼急事。”
薑常喜搖頭:“不認識,沒有舅舅家的標記,我爹才剛離開,餘下的孫媳婦還不太認識。”
族嬸在邊上尋思了,二郎媳婦不認識這馬車,她們卻是認識的,這馬車來來回回在鎮上同莊子間運送東西。
平時去鎮上偶爾都能遇到這輛車,這車可厲害了,從來不會讓族人搭乘。
一個有心眼的族嬸眼睛一轉就開口了:“這可真是夠沒規矩的,來彆人家裡做客,見了主人,都不打招呼。再說了咱們一群女人,車趕慢點總是要的。”
邊上的族嬸對著說話的嬸子擠擠眼,在後麵遞話:“這馬車不是莊子上的嗎?”
薑常喜心裡就有數了,立刻說道:“那倒是沒有,今日莊子上的車子,都沒有出去過。”
叔婆那邊黑著臉:“這誰家,這麼沒規矩。”
正說著話呢,管家抹著汗水過來了:“小人見過大奶奶,鎮上的鋪子掌櫃來了,說是咱們莊子上供貨不及時,耽誤了鋪子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