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樂趣,薑常喜真的看出來了,這師徒二人一點不勉強。
人家先生還特意同薑常喜解釋一句:“常樂還小,不著急學那些東西。帶著他走走也是好的。”
唯恐女弟子見識短,以為他這個師傅貪圖玩樂,不務正業,耽誤了弟子讀書。
薑常喜:“先生,弟子隻是有一件事情不明白。”
雖說是自己收弟子,可畢竟在弟子府上呢,還是應該給人家交代,先生:“儘管道來。”
薑常喜:“同樣是弟子,先生是覺得‘弟子’不需要陪同在你們師徒之側嗎?”
去玩,可以,為什麼不帶上我?女弟子就這麼直白的問出來了。
額,真的讓先生為難了,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女弟子質疑的竟然是這個。
你一個女子,拋頭露麵的出去亂跑不太好。
作為師傅不能這麼說,顯得太嚴苛了,老先生:“等哪日,沐休,讓你夫君帶你隨便怎麼走動,先生批假,好不好?”
哄孩子彆鬨的口吻,不要太明顯。
薑常喜慷慨激昂的對著先生說道:“先生,您可是名滿保定府的大先生,合該是脫俗出塵,卓爾不凡,視禮教於無物。”
不就是帶著弟子出去玩嗎,不就是弟子是女子嗎,怎麼就不可以了,先生的氣魄呢。
先生趕緊把女弟子的話給打住:“停,不用再說了,人活在世,就該守著這些條條款款,你先生我沒有那麼超凡脫俗。”
身在紅塵中,活在世俗裡,脫俗,那是脫節,那是找死。
先生:“你先生我也要吃喝拉撒,五穀輪回,怕被人家罵,願意弟子被人誇。”
就差說,你給我在規矩的框框裡麵玩,不許折騰了。
跟著拍拍屁股說了一句:“忽悠先生沒用。”然後人家帶著常樂就走了。
從小弟子的口中,先生那是知道自家女弟子大忽悠的口才的。早有防備。
薑常喜爭取沒成功,心說,先生對弟子不夠公平公正,偏心的不要太明顯。
虧得縣城沒人認識過薑家小郎君,不然常樂出門都要被人圍上的。
事情都過去好些日子了,還能在街上聽到女郎們的靡靡之聲。這詞都是薑氏小郎君貢獻的。
先生每每聽到這曲子,都要對著小弟子搖搖頭。
這麼大點就有了名聲,可不見得全是好事。
常樂開始還要炸毛,出來久了,也就習慣了,彆人在他麵前說什麼薑小郎君的時候,常樂都能眨巴著眼睛說上一句:“不認識,詞雖然不怎麼樣,至少勇氣可嘉。”
臭不要臉的給自己宣揚一下優點。
先生頭一次聽到自家弟子這話的時候,差點笑場,他到是能給自己遮羞。
不會有人覺得這就是薑家小郎君,隻當是小孩子爭強好勝的話。
幾日之後,薑常喜就發現常樂有了變化,接地氣多了,可見先生帶常樂的時候費了大心思的。
周瀾每日都從縣學回府跟著先生一起讀書,那時候常樂依然是個旁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