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瀾帶著薑常喜,收拾了一車的特產去周府拜見祖父,祖母。
薑常喜初到京都的時候,林氏就帶著薑常喜來拜見過周家祖父祖母,禮數上那是不缺的。
不過當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遞了帖子,外門都沒進去,就被人打發回去了。
感覺就是婆婆林氏也鬆了一口氣。應該是相見兩相厭的局麵。
索性後麵就沒有來過,大家都輕鬆。不過帖子,薑常喜遞得很勤快,她對於過來周府這邊,沒什麼壓力的。
顯然周二老爺他們不這麼認為,可能是覺得見她有壓力,所以這帖子一直都沒有過回音,她樂得輕鬆。
薑常喜:“不知道祖父,祖母是不是想我們了,該常常來拜見的。”
周瀾還擔心薑常喜會膽怯呢,畢竟新媳婦嫁到他們周家,唯一,一次麵對祖父祖母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溫情的場麵。
結果薑常喜竟然是說應該早些來的,沒有任何怯場的模樣,看來自己想多了。
周府門口,周瀾拉著薑常喜的手:“莫怕,有我在呢。”
當初嫁到周家的時候,蒙著蓋頭,周瀾就一直在重複這句話。那時候的周瀾應該是怕的。
薑常喜反手抓住周瀾的:“不怕,咱們在一起呢。”
周瀾都沒有來得及感動,薑常喜說著就抬手讓順風過去叩門。都不給周瀾沉澱心情的時間。
周府的管家竟然還是熟悉的人事,周瀾竟然一點不意外。
老管家見到一行人,眼皮都沒有抬,躬身行禮:“是周大爺,小人這就讓人去通傳。”
薑常喜很是驚奇,周二老爺那等勢力之輩,竟然能把下人調教的這般穩妥:“卻是未曾想到,二叔二嬸在京都竟然謙和起來了,連下人看著都有幾分眼色。”
周瀾心情很複雜:“這是爹還在時候的管家。”
薑常喜:“二叔二嬸能容下老人,想來是有需要借重的地方。”
周瀾:“這位管事一項幫著打理府上在京都的人情世故。”
難怪,如此通達,初見就把關係擺清楚了,一聲“周大爺”就是沒有舊情了。哈。
薑常喜嗤笑,原來一直再用老公公的臉麵:“人都沒了三年,二叔還能讓人記住這份臉麵,也算是有本事的。”
周瀾心說,不然何以在京都立足。
薑常喜:“這也難怪,二叔二嬸竟然沒有把咱們拒之門外。傳出去怕是不好聽的。”
是呀,在外你還用著你死了的哥哥的名頭呢。若是把人家兒子拒之門外,傳出去實在是不好聽。
薑常喜:“此行怕是比我想象中的容易。”
周瀾失笑:“本來也沒有多難。”
周家祖父祖母怕是更加希望,林氏早點嫁人的。不然他們在這宅子裡麵住著也不安心。
畢竟是長子置辦的宅子,遺孀還在,當長輩的就帶著二兒子住在裡麵,好說不好聽的。
即便是分家,也沒有這樣分的。但凡要臉,他們就得周全這事。
薑常喜突然就想到:“二叔這段時間在京城過的應該不是多舒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