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周瀾還在想,安全措施的問題,看向成日裡在莊子上行走的媳婦,周瀾戒備心更重了,回去就把管家找來,安排下去。
然後一行人看著先生的臉色,什麼話都敢不說,匆匆回了院子。
薑常喜讓順風去還的魚簍,順風多活絡呀,順便就把人家大嫂子家裡的情況給打聽個七七八八。
同大奶奶回話的時候,學的可周全了,竟然還是個頗為風流的婦人,在村裡很有幾段往事。
薑常喜心說,不然也不會如此大膽,過來先生這邊示好。
周瀾聽的都不好意思了:“豈有此理,無知婦人怎麼還敢惦記先生。”
薑常喜掃一眼周瀾,若是真的無知就不惦記先生了,這可不是個蠢的,至少人家眼光好呀。
可這話能說嗎,薑常喜:“先生的美名在哪裡都是被追捧的,怎麼就不能大嫂子眼光獨到,追捧一二了。”
周瀾被這話給震驚了:“那怎麼能一樣。”那可是一屆村婦。
薑常喜:“怎麼不一樣了,被女娘們在酒樓裡麵傳唱同被這位大嫂嘴裡說出來有什麼不同嗎。”
周瀾聽的,急赤白臉的:“你,莫要讓先生聽到。”
薑常喜:“聽到也不怕,讓我說,先生若是作為讀書人,自然是頂頂好的,可作為一個漁夫被大嫂子看上,還是人大嫂子厚道呢,先生那釣魚的本事,都養不了家。”
周瀾:“快莫說了,先生聽到怎麼得了。”
薑常喜:“難怪這位大嫂子婚事艱難,定然是眼光不成。如大嫂子這般,合該找個身體壯碩些,擔得起柴,打的了水的漢子。”
言下之意,豈不是說先生肩不能擔手不能提,若是讓先生知道,如何了得。
周瀾那是忍了好久,才很有君子風範的避過這個話題,沒有同夫人一起探討一番大嫂子的眼光問題。
話說若是靠著釣魚養家糊口的話,先生當真是沒什麼水準的。
常樂在田間地頭走累了,練字的時候就開始打瞌睡,早早的就歇著了。
周瀾讀書也不太走心,過去薑常喜那邊,看著薑常喜整理賬冊:“大吉他們不是都整理好了嗎。”
薑常喜:“他們整理出來,我也要看一遍,人情往來,我自己心裡還是要有數的。”
然後認真的同周瀾說起了族裡的這些人情世故“族裡那邊二嫂子家裡困難,竟然同大嫂子他們一樣送了二十隻雞蛋,一包糖,頂頂不少了。”
薑常喜:“若是咱們不收二嫂子的禮,那是打二嫂子的臉麵,可咱們收了,二嫂子那邊日子就更難了。”
周瀾沒遇到過這種事情,一臉的不知所措:“這個可怎麼好。”送禮合該量力而行。
薑常喜歎口氣,所以彆看周瀾行事挺有章法的,可在這些小事上,一看就不通透。
薑常喜:“所以咱們明日再走,我讓大貴他們連夜做了點心,明日咱們去族裡那邊回禮,按著賬本子,每戶準備五斤糙米,兩斤麥子,一包點心。夫君覺得如何。”
周瀾確實仔細的聽了,也過了腦子:“大奶奶安排自然是好的,隻是我不明白,為何要送點心,其實對於族人來說,糧食更實惠一些。”
薑常喜:“按說是的,不過族親那邊也不僅有二嫂子那樣過於困難的人家,還有稍微富足一些的,比如老族長,三叔公那邊,他們不缺幾斤糧食,大貴做的點心就很拿的出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