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你惦記上了什麼,左右我什麼都不會答應。
趙榜眼仔細想了一番,確實有點衝動,也覺得不太合適,畢竟自家孩子不小了。
人家轉眼就說了:「周賢弟,若是覺得我家幼兒、幺女年紀大了,我同你嫂夫人努努力,或許還能生出來嫡女,或者嫡子,還請賢弟給個機會。」
你這吃錯藥了,非得要攀上一門
親戚唄。嫂夫人都多大年紀了,還為這個而努力?
周瀾揉揉額頭:「不是,趙兄,千萬彆勉強。小弟很是惶恐。這種事情,還是要多顧著身體一些。」
就差說,你歲數大了,生不生的出來都不一定了。
跟著周瀾歎口氣,用自己的人的口氣說道:「趙兄昨日去府上也該看到了,小弟一心隻讀聖賢書,府上的事情全靠夫人操持。彆說是子女的婚事,即便是府上的一些事情,小弟也不太當家做主的。」
這可真是引為知己了,不然誰能說出來這樣有失臉麵的話語。怕媳婦畢竟不是多光彩的事情。
周瀾也是豁出去臉皮了,寧可讓人說自己當不了家,做不了主,也不敢給兒女隨便結親的。
他如此費心周折,為的不光是趙榜眼一人。這話傳出去,以後誰想同府上結親,都不會再來找他了,這叫一勞永逸。
不過人家趙侍讀聽到這話之後,心下觸動很深,而且人家還很有些獨到的見解。
斟酌一番,老大哥一樣的姿態對周瀾說道:「賢弟呀,委屈點就委屈點吧,但凡弟妹能夠把咱們家的小郎君教導成薑小郎君一樣的出息,咱們的委屈就不白受,要知道,這可是子孫大計。」
探花郎徹底聽蒙了,沒想到趙侍讀竟然還是個往長遠看的。
再看看那邊的周賢弟,當真本事呀,拒絕的如此有高度,人家榜眼沒惱就酸了,竟然還如此通情達理。還能為周賢弟如此打算,子孫大計都出來了。
探花郎的表情,很難維持在一種狀態的。畢竟這發展抬讓人震驚了。
就聽趙侍讀那邊繼續說道:「難怪古語有雲,娶妻娶賢,三代受益。周賢弟,你這就是撞大運了。」
然後語重心長的說道:「賢弟,至少三代呀,對弟妹好點,不當家就不當家。」
周瀾頭一次知道,趙侍讀竟然有如此的遠見,為了這未可知的事情,如此霍的出去。還苦口婆心的勸彆人。
周瀾覺得自己若是不感動一下,都對不起趙榜眼這難得清明。
周瀾很是珍惜兄弟情誼的,為難的開口:「咳咳,隻是,趙兄這兒女親家之事……」
趙侍讀:「沒關係,咱們府上不是已經認識了嗎,夫人們說這些事情更方便。」
竟然還沒有死心,要找他們家能說得上話的。要從內院攻克,當真是防不勝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