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女眷那邊看到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都特彆的高興,龍鳳胎,孩子還胖乎乎的,兆頭好。
本來看到小娃娃都是長輩們給小輩們賽禮物的,可惜自家兩個孩子沒有這份福氣。
抱出去的時候,裝扮的特彆的隆重,小掛件身上放了一堆。
在女眷中轉一圈之後,身邊上小物件,包括尿墊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讓人給順走了。當真不知道,竟然是這樣的結果。
薑常喜瞧著自家圓圓,薑薑可心疼了:“這群人怎這麼不講究呀?”
不給咱們家孩子見麵禮,她也不挑理,可不能這樣還拐帶孩子的物件。這不是講究人做的事。
麵對如此境況,齊府舅母就笑了,難得外甥女說出來如此詼諧的話語:“也不是都不講究,這不是有講究的,同咱們府上開口了。”
什麼意思,怎麼講究了,還開口,薑常喜自認通透,都沒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然後就看到齊舅母讓大利抱出去一堆的尿墊,小衣服。場麵有點不在狀況內。
十裡不同俗,京城這邊有她薑常喜不了解的風俗?
齊舅母才同薑常喜說道:“龍鳳胎兆頭好,人家討個好兆頭,放心,都是相熟的人家,做不出來那等齷齪的事情。”
這年頭小娃娃的東西,也不是輕易能送出去的。所以齊舅母才會有這麼一句,都是相熟的人家。
原來是討好兆頭的,薑常喜不太講究這些的,大家若是不嫌棄,自家也不差這點布料。
早知道,就提前準備一堆,省的委屈孩子們,差點被扒光了。
薑常喜:“所以不是什麼風俗,就是討個好兆頭。”
齊舅母點點頭,可不就是這點事嗎,就是同外甥女說的一樣,這群人不太講究,委屈他們圓圓薑薑了。
顯然薑三夫人不這麼認為,挺高興的:“還是我們圓圓薑薑受歡迎,以後出門,東西都帶雙份的。”
薑常喜同齊舅母一起無語了,這還惦記著以後,滿大街撒東西呢。這都什麼愛好呀。
林舅母都帶了圓圓的小衣服回去,說是要放在表嫂床頭,沾沾喜氣。可見龍酚酞這兆頭多好。
李夫人像模像樣的叮囑常喜照看好兩個孩子,很有些持重的跟著林舅母一起走了。
說真的,看不出來這位祖母對孫子孫女如何關注。齊舅母對著李夫人就不太挑眼皮。
這位邊郡來的掌家夫人,很是有幾分真性情。
薑常喜對於這位婆婆同往日裡沒什麼不同,和和氣氣,熱熱鬨鬨的。
其實認真來說還是有一些不同的,不過隻有親近的人才能體會那麼一二。
換成往日,薑常喜肯定要關心一下周瀾同母異父的弟弟,薑常喜行事向來周到,今日薑常喜不知道是人多,場合不對,還是其他原因,一句都沒有問過李府小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