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大利,凝重的點頭,她們真懂夫人的擔憂。李小郎太文弱了,萬一孩子們到一塊,即便不是自家小郎君,小女郎的錯,最後肯定是自家郎君同女郎背鍋。必須嚴防死守。
當然了,她們更加相信,李夫人肯定比他們防範的還嚴格,周到。
薑常喜作為嫂子,拉著李小郎的手:“小叔眼神靈動,瞧著就知道,讀書定然是聰慧。”除了這個,薑常喜都不好意思誇彆的,這麼大的孩子了,還被奶娘抱來抱去的。
薑常喜都在想,周瀾小時候是不是也這樣帶大的,能長成如今這樣可真是不容易。
以後要讓周瀾好好鍛煉,把小時候的不足,補上。或許還要找大夫,從根子上,好好看看。
人家薑常喜想的多著呢,絕對比李夫人以為的多。
其實薑常喜也是想多了,周瀾小時候可沒有這樣的條件,周瀾他爹是潛力股。
李夫人這些講究,那也是隨著周瀾他爹,升到了四品大員之後,講究跟著上升來的。
到了李府之後,自然更是底蘊豐厚,越發講究了。
李夫人聽到薑常喜這般說,很高興,自家小郎聰慧,自然不會差的:“就是身子骨還是弱了些。”
薑常喜違心的說道:“小叔還小呢,大一些就好了。孩子嗎,都是這樣一點點長大的。”
這話說的多不走心呀,你家連女郎都那麼壯實,而且你家兩個孩子比李小郎小了兩個多月呢。
顯然李夫人被恭維的,根本沒想那麼多:“大夫也說,再大一些,就壯實了。是小郎金貴。”
薑常喜還是笑,你說金貴就金貴吧,我家孩子能壯實些,皮實也是好的,不用那麼金貴。
李小娘子拉著自家小弟弟,說的比李夫人誠懇多了,她是期盼著小弟弟能壯實一些:“大一些肯定會好的。”
薑常喜對著李小娘子,就不好那麼敷衍了:“放心,多吃,多跑跑,肯定越來越壯實。”
然後自家閒不住的兩個孩子,在大人的懷裡掙紮的厲害,呆不住了,當真不是消停的孩子。
薑常喜都瞧出來李大人的為難了,李伯父的體力,抱不動孩子了:“伯父,兩個孩子鬨騰的很,您放他們到地上就好。”
說著已經把自家薑薑放到地上了,這樣李伯父也能找個台階,把孩子放下。
當然了,李小郎那是被抱在奶娘懷裡的,可不敢把孩子們放在一起的。
李大人剛好也要攏不住圓圓了,順勢把孩子放下,就看到兩個孩子走的雖然不太穩,可確實是走到一塊去了,然後手牽手在陌生地方開始探險。
圓滾滾的兩個小球,跌跌撞撞,不哭不鬨,看的人那個心癢難耐。怎麼就那麼招人稀罕呢。
李大人看到地上摔倒自己爬起來的兩個孩子,再看看奶娘懷裡抱著的兒子,當真是心酸了。往日裡看著自家孩子哪都好,可放在一起就看出來區彆了。
知道自家小郎弱了些,可不知道小郎同圓圓薑薑比起來,弱了這麼多,李大人的心情特彆的複雜,主要是心疼自家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