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如此結果,周瀾又學到了一個知識,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任你百般籌謀,擋不住突如其來的驚喜。
還有就是,人要有理想,不能光往最壞的地方想,一不小心夢想成真了,不太好消化。
老翰林同上官都一臉的對不起周瀾模樣:「當真是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不過周大人你莫要心慌,但凡有機會,咱們都會努力幫你調動的。」
老翰林們是真的覺得周瀾有才華,有本事,一個文官
去邊郡那樣的地方屈才。關鍵是他做什麼呀?
簡直是胡鬨,有耿直的老翰林都要去吏部找人說道說道了。可見周瀾在翰林這塊的人緣混的很不錯。
周瀾倒是接受的平靜,至少麵上平靜:「諸位大人嚴重了,保家衛國,大丈夫所為。分內之事。能去邊郡,周瀾心之所向。」不然能怎麼說。
心裡再怎麼震驚,麵上也得繃住了,這也是他在翰林院學會的本事。
老翰林們:「本來周大人留任翰林院,是沒有爭議的事情,若是按著以往的慣例,上麵的委任,都該來翰林院爭取意見的,這次直接委派,實在是出乎意料。」
以往的慣例,老翰林們同周瀾分析的清楚,言外之意,你這是意料之外,同往常都不一樣。
也是為了讓周大人心裡有數的。
周瀾聽了一會,就明白了,這事同這樣的能力,不然也不至於同錢侍讀鬥的兩敗俱傷。
具體如何,還是要打聽清楚的,他一家老小的平安,不容忽視。
老翰林們走了,上官同周瀾才說了兩句:「讓周大人去邊郡,也是相信周大人的能力,邊郡最近不太平,郡守同邊軍那邊不能同心協力。若是往常倒也罷了,可邊郡不穩,還內鬥,這絕不能容忍。」
周瀾想到齊老大人,就明白為何讓自己去邊郡,還如此急迫的下來調令了。這倒是不用他去打聽了。
周瀾對著上官抱拳:「多謝大人提醒,至少下官心裡踏實多了。」
上麵是覺得自己身份合適,有這層關係,能同邊軍們協調一些。
跟著人家周瀾就開始謙虛:「下官明白,隻是外祖父年歲以大,早就沒什麼作為了,舅舅們在邊郡,威望,戰功俱都平常,周瀾怕讓諸位大人失望。」
這話也就是不明白形式的人聽聽。邊郡那地方,可不是官高位重,就能立足的,比如上一任郡守。
齊府老大人雖然退下來了,可人家兒子多,孫子多,下屬多。在邊郡那地方,不顯山不漏水的,人脈鋪開了,那是妥妥的地頭蛇。
這種事情,這種時候,吏部能找到周大人這樣身份的人過去做郡守,那也是挖空了心思的。
當然了若不是事情緊急,不容內部爭鬥,也不至於如此。所以周瀾肩上的擔子不輕,固然是信任,責任也重。相對來說,危險肯定也大。.
一瞬間周瀾就想明白了。
fo
fo。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