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在我身上。”林希言大包大攬地說道,看著菜籃子裡的蝦道,“這蝦剛撈上來沒多久,很新鮮。”
“老板沒騙我。”花半枝笑著說道。
三人一路說說笑笑地走回了家,林希言紮進廚房,處理大蝦。
花半枝則打開爐火,趁著熬粥之際,將豬肉給剁餡兒。
等林希言將大蝦剝好了,也剁碎了和豬肉餡兒混在一起,放入少許的鹽,花椒與大料經過火烘烤後,小擀杖,將它們擀成粉末,放入餡兒中。
沒有十三香、五香粉的年代調料都是這麼做的,來除腥,調味兒的。
蔥薑蒜剁的碎碎的和餡兒料拌在一起。
“客家釀豆腐”之所以獨具特色,與它嚴格的製作工藝分不開。“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
據說釀豆腐與北方的餃子有關。將白嫩的豆腐切成小塊,用勺子在每小塊豆腐中央挖一個小洞,用調好的餡料填補進去。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粥也熬好了,端下來,放上炒菜鍋,倒入少許油,林希言打算煎豆腐。
很快廚房裡就彌漫著一股濃鬱的肉香,夾雜著豆腐的清香。
“嗬嗬……”花半枝忽然笑了起來。
正在煎豆腐的林希言聞聲回過頭來看著她道,“你笑什麼?”
“我總算理解釀豆腐為啥說是北方的餃子了。”花半枝笑了笑道。
林希言笑著說道,“客家先民原來居住在中原地區,當地生產小麥,常常用麵粉做餃子。後來因為戰亂等原因,客家先民遷徙至南方生活。嶺南地方多產大米,少產小麥,麵粉很少,釀豆腐則成為替代餃子的食物了。”頓了一下又道,“通常他們用砂鍋小火長時間煮,食時再配味精、胡椒等調料即可。咱們煎的也一樣好吃,而且還快。有時間我們在試試其他方法。”
林希言將煎好的豆腐拿出來放在盤子裡,重新放進其他未煎的豆腐。
“這些夠不夠咱吃啊!不行的話我在上街買點兒。”林希言拿著鍋鏟小心翼翼的煎著豆腐。
“夠了,夠了,下午不是還加了一餐,晚上吃多了不好消化。”花半枝趕緊出聲道,“我晚上喝碗粥就好了。”
“彆,彆,咱們還是平分好了,一人四個應該夠吃了。”林希言趕緊說道,生怕花半枝不吃了,委屈了自己。
眨眼間林希言就煎好了豆腐,放在了盤子裡。
林希言將炒菜鍋端了下來,拿著茶壺接滿了水,放在爐火上,封住了火。
等林希言回身時,花半枝和周光明已經將飯菜端出去擺好了飯桌。
林希言坐在飯桌前,看著中間孤零零的釀豆腐,“連個正經的菜都沒有,我再去炒個菜好了。”
“坐下,坐下,咱們就三個人哪裡吃得了那麼多。”花半枝雙手下壓道,“這些已經夠了,夠了。”看著他又道,“你想做幾個,吃不完就浪費了。”
“咱們三個人最起碼兩個菜吧!”林希言看著她非常認真地說道。
“這個又是菜,又相當於饅頭了。”花半枝拿著筷子與勺子,將釀豆腐夾到他眼前的碟子裡道,“吃吧!”
“那好吧!”林希言看著她勉為其難答應道,心裡打定主意,早餐和中餐多買些吃的。
以枝枝不浪費的性格,肯定全部都塞進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