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第 973 章(2 / 2)

還剩下成國公夫婦。

回宮的車駕又走了三日,才遇上率領著一支軍隊趕來的成國公。

四皇子目光發亮,很希望成國公率領的大軍和承恩公率領的北軍打起來,最好兩軍一邊打一邊互相揭老底,再由成國公向天下揭穿先帝不喜新帝和新帝篡位的真相。

可惜,成國公連親妹子婉淑妃都可以眼也不眨地放棄,顯然是個一心隻有榮華富貴之人,他知道新帝登基已成定局,新帝身旁又有北軍護著,馬上便跪下,高呼“吾皇萬歲”,沒有半點遲疑。

四皇子心中很是失望,隻能繼續蟄伏。

但他畢竟野心勃勃,回程路上不時跟成國公套近乎。

然而成國公也是個野心勃勃之人,不過人家的野心不是四皇子,而是新帝。

成國公悄悄地,將自己如花似玉的親閨女送到了龍榻上!

成國公夫人垂淚不止:“你這是害了玉兒啊,這不是讓她守活寡麼?她這輩子都不會有孩兒了。”

成國公說道:“你這是頭發長見識短,有沒有孩兒有什麼打緊的?最要緊的是得到皇上的寵愛。如今太子妃在養傷,太子身邊沒有得意的侍候人兒,咱們玉兒若侍候好了皇上,回宮就能封妃,說不定還是貴妃。”

成國公夫人哭道:“淑妃當年也是妃,可那又有什麼用?我們家根本就不缺一個妃子了。”想到自己傾心培養出來的女兒這輩子都得在深宮中守活寡,她心中,對成國公不免產生了幾分怨恨。

成國公道:“有妃子在宮中,你興許察覺不到有沒有用,可一旦沒有,你便知道,有個妃子在宮中,那是多麼有用!”見成國公夫人眼紅紅的,便又道,“不許哭,得給我笑!”

四皇子和成國公套近乎未果,便又暗暗跟徐家套近乎,時不時製造機會偶遇徐大姑娘——他知道,李維似乎要拒了這婚約,心中便有了打算。

不過他沒敢太過分,畢竟在新帝眼皮底下結交將領,這是找死的行為。

沿途中,蕭遙一直在馬車裡養傷,基本上不出來。

這對她而言,著實難受,因此有時悄悄掀開馬車簾子觀察行人,有時則悄悄喬裝打扮離開車隊,自己一邊逛一邊賞景以及觀察每一個看到的人——皇帝有了新寵玉兒,又知道她養傷,馬車裡有濃濃的藥味,便不怎麼去見她了。

至於新帝有了新寵,蕭遙半點不在乎,她隻是有些詫異成國公的無恥和不要臉——明知道新帝不能人道,還將如花似玉的女兒送給新帝,這簡直不是人。

千秀卻有些焦急:“如果那個狐媚子哄住了皇上,該如何是好?”

“不可能。”蕭遙搖搖頭。

新帝不能人道和隻有一個子嗣都跟婉淑妃和成國公府有關,新帝對成國公府不可能全無芥蒂的,眼下不處理,是因為成國公手握兵權以及會拍馬溜須,又有個美人逗趣。

時間長了,一切就不一樣了。

即將回到京城時,蕭遙才又回到馬車中,和聖駕一起進入京城,然後進宮。

新帝進宮,一邊處理政務一邊處理大行皇帝葬禮事宜,完全沒提冊封後宮的事。

而成國公府出身的玉兒,一直在新帝身邊侍候著,據說很是得寵。

這惹得許多宮人都暗暗奉承玉兒,反而對蕭遙所居的宮殿比較冷淡,吃穿用度上也有些怠慢。

算起來,這後宮中,第一得意的,是玉兒的永和宮,第二得意的,是宋良娣的永壽宮,第三得意的,才輪到蕭遙這個正宮的坤寧宮。

宋良娣即使住進了永壽宮,還是覺得一切如同做夢一般。

早先,她隻是個任人輕賤的□□,身似飄萍,可以被隨意或賣或贈給他人,完全沒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她費儘心思得來的孫世子,是個花心又薄情的人,對她好了還不到一個月,便失去了興趣,又去流連煙花之地。

她懷了孕,以為終身有靠了,卻不想,被主母弄得孩子沒了,人也傷了身體,那時候,沒有人理會她,她如同一朵花,在後院慢慢枯萎。

後來被送給太子,她隻想安安穩穩地活著,擁有自己的孩子。

她的運氣不錯,這些都得到了,雖然三翻四次被下毒,但到底保住了孩子,在東宮有了一席之地。

她以為,這就是她這輩子最好的運氣了。

可是,太子登基了!

她的豬兒,是太子唯一的子嗣!

身邊的老宮人告訴她,若將來豬兒登基,她便是太後,滿滿的服氣在後頭!

太後那麼遠,她暫時不想,她現在覺得,自己能夠進宮為妃,已經很好了,跟做夢一般。

宋良娣正覺得自己有些落不到實處,便有宮人討好她,甚至暗示她跟太子妃爭一爭:“皇上一直不提冊封後宮,說不得是對太子妃不滿意,太子妃多次重傷,身體早垮了,實在當不得皇後母儀天下。”

宋良娣自問有野心,也有追求,但是她的野心和追求,其實不是很大,她隻想安穩過日子,不用朝不保夕,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對其他宮人,她都願意爭一爭,但是想到蕭遙,便沒了與她爭的念頭。

她至今還記得,豬兒是太子妃救回來的,她產後流血不止,也是太子妃救回來的——太子妃完全可以任由她流血而死,然後親自撫養豬兒,可是太子妃沒有。

衝著這兩份恩情,她從沒動過跟太子妃一爭的決心。

故聽了宮人的這些話,她馬上沉下臉,將宮人斥責一番,又名大宮女記下這宮人的名字,自己則抱著豬兒去找皇帝。

千秀見狀十分焦急,對悠悠然低頭作畫的蕭遙道:“太子妃,皇上怎麼還不冊封後宮?你說,是不是成國公府那個玉兒進了什麼讒言,以至於皇上有些猶豫不定了?”

太子妃雖然國色天香,但是聖駕回宮時,太子妃基本沒在皇上出現過,這人需要相處才有感情,太子妃和皇上有一段時間不曾相處,那個玉兒則一直伴駕,說不得,皇上偏向玉兒也說不定。

此外,還有宋良娣,如今宋良娣跟前有皇上唯一的子嗣,也是熱門的皇後人選。

蕭遙放下畫筆,說道:“急什麼?放心,不會有變故的。”

首先,太子就不可能改變主意,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改變主意,她前些日子做了那麼多,就是為了讓太子對她比較深的感情和一定程度的依賴,有了這兩個,太子會封她為後的。

其次,就算太子聽信讒言想改變主意,承恩公夫婦也不會讓他這麼做,因為承恩公夫婦是厚道人,知道她的付出。

再次,言官以及那些高官,也不會讓皇帝改變主意,因為她無錯,且口碑一直不錯,又曾獲得先皇親口誇讚。

最後,若太子當真要改變主意,王長生早便來告訴她了。

比起蕭遙的自信,承恩公夫婦卻有些不敢信任自己那資質比較平庸的外孫了。

受承恩公夫人的催促,承恩公在跟新帝商議完政務之後,找了個借口留下,見四下裡無人,便低聲問:

“皇上,打算何時冊封後宮?各位娘娘分彆是什麼份位,可有主意不曾?如今先皇後妃亂糟糟的,需要皇後娘娘儘快管理好後宮才是。”

新帝揉了揉眉心,說道:“朕也知道需要有人好好管理好後宮。可是阿遙如今還在養傷,那麼早封後,她便得忙起來,再沒法養傷了。”

承恩公一聽,心中大定,當下笑道:“這個皇上倒不必擔憂。皇後娘娘不愛攬權,便是她為後,也會讓其他娘娘幫著一起管理後宮的。”

“管理後宮可以讓其他妃子幫忙,但封後大典卻得阿遙親自來。”皇帝還是沉吟不定。

皇後那麼好看,對他那麼好,他著實不忍讓她操勞,無法養好身體。

承恩公聽到這裡,心裡打了個突,因為他擔心這是借口,忙道:“封後大典不過片刻功夫,老臣相信,皇後應該可以支撐得住的。”

皇帝聽了,沉吟不定,說道:“那朕今晚去看過皇後再說罷。”說完見承恩公看著自己,便又道,“承恩公這是何意?”

承恩公說道:“請皇上恕老臣直言,皇上可是有了新人笑,忘了舊人哭?”

皇帝一愣,旋即失笑起來:“外祖父你是跟朕開玩笑麼?阿遙那麼好,朕怎麼會忘了阿遙?再說了,無論如何,阿遙絕不會是舊人的。”說完見承恩公仍舊不信,便道,

“外祖父說封後大典時間不長,朕便想著,索性封後大典與朕的登基大典一起辦,到時朕與皇後一同攜手走上最高處。但這得看看皇後的身體如何才好做決定。”

承恩公聽了,鬆了口氣,笑道:“皇上英明,是老臣誤會了。”

皇帝看向承恩公:“看來外祖父很看重皇後啊。”

承恩公點頭:“皇後賢良淑德,識大體,一直默默支持著皇上,老臣和老臣夫人都十分感激她。”

皇帝聽了這話,想起蕭遙在大冷天跳進結冰的湖裡救人,三翻四次被行刺,都是為了自己,心中湧上一股暖流,點著頭說道:“她很好,她對朕的心意和付出,朕一直記著,外祖父外祖母放心就是。朕這輩子,絕不負皇後!”

承恩公老懷甚慰,說道:“皇上宅心仁厚!”

皇帝笑了笑,鄭重地說道:“外祖父且放心,朕絕不會讓母後的事在皇後身上重演。”

正說著,外頭有小太監來報,說宋良娣帶著小皇子求見。

皇帝有些詫異,但還是點了點頭,道:“宣——”

見宋良娣進來行禮,便擺擺手:“免禮——”又看向乳母抱著的豬兒,笑道,“將豬兒抱過來讓朕瞧一瞧。”

將有些瘦弱的孩子抱在手上,皇帝看向宋良娣:“良娣也坐著罷,與朕說一說,你來尋朕,可是有事?”

承恩公也看向宋良娣,猜測她是不是心大了。

對這個生下皇帝唯一子嗣的女子,他沒什麼印象,畢竟隻是普通的後宅女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