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一大家子生怕建安聯軍打蕭軍時禍及他們, 因此趕往蕭家最西邊的一個遠離人跡的小山莊避禍,隻每日派一兩個人出門打探消息。
得知蕭軍不僅沒被聯軍滅掉,反而去抄了建安皇朝的老巢, 覆滅了建安皇朝,蕭大老爺一大家子全都瞠目結舌。
等知道蕭將軍以六萬兵力大破聯軍三十六萬大軍, 最終殲滅幾萬大軍,接收降兵十四萬, 蕭家人更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等反應過來, 蕭二老爺激動得幾步竄到蕭大老爺跟前, 揪住蕭大老爺的衣袖一邊搖一邊叫道:“大兄,二娘子將來貴不可言啊!她是你養大的, 你和大嫂對她有養育之恩, 這是她無論如何都抵賴不了的。”
蕭大老爺想起被蕭遙譏諷和被軍營的守衛驅趕的樣子, 遲疑著說道:“這,那不孝女不會認我們的,何必去自取其辱?”
蕭二老爺氣得想抽蕭大老爺, 但他不能, 隻得苦口婆心地勸:
“我的好大兄, 我們蕭家沒落如斯,還要什麼麵子?再者,你和大嫂養了二娘子那許多年, 這是做得了假的麼?她敢不認你,便是不孝,她不孝,天下人都容不下她。她若想在蕭將軍後宮中身居高位,便得認您和大嫂,維護好名聲。”
蕭大夫人有些遲疑:“她當真能有那麼大的造化, 在後宮中有一席之地麼?她那性子脾氣那般差勁……”
蕭二夫人忙道:“哎喲,我的嫂子喲,阿遙性子雖然不好,可是她生得好啊。先前去滎陽參加賞花宴的,哪個不說她有傾國傾城貌?”她說到這裡,想起世人雖說蕭遙有傾城貌,但也批評她不夠孝順,忙不再提這一遭,轉而說起其他,
“再者,當初蕭將軍既肯為了個女奴為阿遙撐腰,便說明極看重阿遙的。這麼一來,將來進宮封妃,阿遙做不成皇後,做個寵妃,那絕對是沒問題的。”
蕭大娘子也點頭附和:“阿娘,嬸娘說得是。阿遙性子脾氣雖不好,可她生得好啊,而且也很會哄人啊。你想,她不僅能哄得蕭將軍聽她的,便是蘇將軍對她亦言聽計從。我們家已沒落,若再無助力,這輩子會越發落魄,若能認回阿遙……”
這一席話說出來,蕭大老爺和蕭大夫人俱都意動不已。
雖然他們不願意承認,但蕭家落魄,卻是顯而易見的,像這次避禍,因財帛不足,吃食上多方削減,有時一日也聞不著葷腥之味,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
再數府上財帛,更叫人絕望,除卻女眷常用的釵環,彆的幾乎沒有了,過不數月便要坐吃山空。
雖說他們還有莊子,可是如今連年征戰,哪裡還有收獲?
蕭家,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境地了。
若和蕭遙重歸於好……蕭大老爺夫婦相視一眼,都做了決定。
就算丟臉,還是要跟那不孝女和好,借她一些權勢讓蕭家重新興旺。
蕭大老爺一大家子經過上次的教訓,不敢直接去找人,而是先回舊宅,再遣人去打聽,他們幾個也給親朋好友寫信去問,自己甚至到鎮上去打探消息。
各方麵的消息收回來,得知手握四十萬大軍的蕭將軍幾乎穩坐天子之位,蕭家人馬上命人套車,直奔安陽大營。
鄭家二娘子坐船沿江而下,在途中由鄭家人接應,一路往北。
來接她的是鄭家二郎,他見鄭家二娘子安好,長長地吐出一口氣:“阿爹知道你不回來,還要去安陽的周家,差點嚇壞了,一疊聲催促我來接。幸好,你沒事。”
鄭家二娘子道:“我早說過我不會有事。”說著,目光下意識看向西邊。
鄭二郎也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臉上露出憂色:“蕭賊攻破建安時,不曾放過大小世家,這次又攻打周家,看來是鐵了心與我們世家為敵了。我們雖然能寫文罵他,可他大軍過境,我們不知還剩哪一家。”
到時家族覆滅了,罵蕭賊的書文即使傳揚天下,也沒法恢複一個顯赫的世家。
鄭家二娘子聽了抿了抿唇,輕輕地說道:“蕭軍也不一定會動世家。我想,他們會掂量掂量的。”
世家有她弄出來的火藥,有比火藥更厲害的筆,不管是從物理傷害還是文字影響來說,都會讓蕭軍忌憚。
而她,一個讓蕭軍忌憚的、突然冒出來的會製作火藥的小娘子,定會讓蕭將軍以及他身邊的林都尉願意結識和對話的。
一旦給她和蕭將軍或林楠對話的機會,她便有機會說服他們,因為蕭將軍和林楠中的一人是她的老鄉,她會知道什麼是人權,什麼事個人財產不容侵犯。
林見史知道蕭遙騰出手來之後,一定會聯合蘇守之攻打他的,因此回到栆城之後,馬上派出斥候探子,在四周瘋狂搜集消息,同時一邊練兵一邊瘋狂抓壯丁——西北和北邊一帶沒多少壯丁可抓了,可為了迅速擴大兵力,他還是派人去抓壯丁。
三日後,林見史便得到消息——蘇守之和蕭遙聯手,率領共計三十萬大軍準備攻打他。
得知敵軍居然是三十萬大軍,林見史心中一沉,一腳踢翻了茶幾:“豈有此理,這是鐵了心滅掉我啊!”
軍師忙安撫:“將軍不必過於憂慮,蕭軍雖然兵力雄厚,但她三處駐地,不可能帶那麼多兵攻打我們的,至於蘇守之,他亦要留下兵力守駐地,因此兩人號稱三十萬大軍,實際上還不知有沒有十萬呢。”
說到這裡捋了捋胡須,繼續說道,“與其擔心兵力不足,打不過,將軍不如多派人在四個方向巡邏。據我所知,蘇守之和蕭遙都擅長智謀,有可能當麵攻擊,趁我們不備再派兵繞後,來個前後夾攻。”
林見史連忙點點頭:“是極是極,差點誤了事。”但還是有些憂慮,看向軍師,“軍師認為他們當真隻有十來萬大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