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表演(2 / 2)

初唐崢嶸 狂風徐徐 7649 字 6個月前

“孝卿兄就是太過忠孝……”

“十二弟住口!”李楷輕喝一聲,“當年獨留孝卿一人在長安,實是磨礪……”

“噢噢,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王仁祐氣得滿臉通紅,這對兄弟欺人太甚,不僅將自己罵作挑撥離間的長舌婦,而且還將同安長公主帶上……偏偏還影影綽綽,說的皮裡陽秋。

大業年間,隋煬帝遷都洛陽,同安長公主與王裕也去了洛陽,後遊曆江南,將才十歲的王仁表丟在長安……這叫磨礪嗎?

丈夫離京,立即將庶子掃地出門,王仁表落魄到都快餓肚子了……這叫餓其體膚。

後麵的李善、周趙聽的興致勃勃,同為太原王氏子弟,一個是嫡子,一個是庶子,王仁祐父親未出仕,卻得同安長公主如此青睞……

李善在心裡琢磨也不知道同安長公主多大……畢竟如今是臟唐嘛。

李善並不知道,同安長公主真的對王仁祐挺好……曆史上王仁表病逝,她將其妻兒掃地出門,然後轉頭做媒,將王仁祐的女兒嫁給了已經冊封太子的李治。

嗯,王仁祐女兒就是後來引狼入室,據說掐死了武則天女兒以至於被廢的王皇後。

前麵還在嘰嘰歪歪個不停,李善有點不耐煩了,今兒還有好些事呢,彆的不說,得去東西市買麵銅鏡……昨日朱八貪便宜,買的那麵銅鏡太小,太不清楚,而且還被惱羞成怒的小蠻給偷偷的扔了。

“王公子,王公子!”

突如其來的呼喊聲響起,李善轉頭看去,王仁表的嶽父李複滿頭大汗的出現,向著王仁祐連連躬身行禮。

王仁祐心知肚明,公主府放出風聲,不過一介商賈,李複如何能扛得住?

這是公主府內的家事,就算李楷、李昭德也插不了手,而且他們也沒資格插手,他們的父親要麼是秦王的親信,要麼是齊王的心腹,如何會去得罪聖人的妹妹?

很快,通過李複向王仁祐的求饒話中,王仁表和李楷都明白發生了什麼。

王仁表很清楚,肯定是嫡母下的令,而王仁祐操持庶務,必然變本加厲,嶽父李複經商一生,家資頗豐,但背後沒什麼勢力,想不家破人亡,隻能屈膝求饒。

麵對李楷、王仁表的沉默,王仁祐得意的笑了笑,他並不在乎小小商賈的死活,但隻要斬斷李家對王仁表的援助……他相信,同安長公主是希望看到這一切的,隻要王仁表過的不好。

一旁的李昭德也終於聽懂了,就在他勃然變色,準備動手的時候,身後有清亮的聲音響起。

“李伯。”李善上前兩步,拱手道:“事有不協,孝卿兄必不至於胡亂責人……但可否此事不告知嫂夫人。”

李複後退兩步,回禮道:“李公子說的是,隻請足下見諒,明日起,東山寺不必再送來……”

這話一出,李昭德大怒,指著李複的鼻子罵道:“爾等敢爾!”

“十二弟,勿要無禮!”李楷喝了聲,看了眼麵色鐵青的王仁表。

安靜了一瞬,王仁表突然拔腿就走,一轉眼就消失在拐角處,李楷將李昭德打發跟上去,轉頭苦笑著看向臉上雲淡風輕心裡卻在罵娘的李善。

王仁表突然急奔而走,是因為覺得實在太丟人。

受不住公主府的壓力,不得已求饒……李善特地點出王仁表不會以此敵視李複,而且還要求不要將此事告訴李氏……畢竟李氏還有身子,知道娘家和夫君翻臉,一個不好就要出事。

而李複卻反手將李善賣了……話中告知王仁祐,東山寺那些瓊瑤紗、瓊瑤絲,甚至之前的瓊瑤漿,就是此人手筆。

這如何不讓王仁表羞愧?

周趙好笑的看著這一幕,心想你上去討個人情,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你也有今天!

“足下是……”王仁祐有點遲疑,麵前少年郎氣度不凡,姓李又和李楷、李昭德同行,不會是隴西李氏吧?

李善笑著說:“在下李善,祖籍隴西郡成紀縣,隻是不敢高攀隴西李氏,如今借住東山寺。”

王仁祐看了眼一旁默然不語的李楷,再看看李複,知道應該是真的……否則李複也不敢賣了此人。

“東山三十二間飯鋪酒樓,西市四十餘,瓊瑤紗、瓊瑤絲如此好味道,何家不喜?”王仁祐輕聲道,“王某倒是有個隨從,最擅此事。”

李善其實是認得王仁祐的,第一次入長安去平康坊時見過,隻是對方不記得他了而已。

幽幽歎了口氣,李善無奈的開口,“若是王兄早些時日多好,可惜在下與孝卿兄早已談定。”

換成前世的李善,這等事想做也就做了,反正都是為了賺錢……不寒磣。

但這一世的李善,不說彆的,隻為王仁表與自己同病相憐,也絕不可能答應。

至於得罪了王仁表,惹怒了李楷與李昭德,會不會遭到母親朱氏的嚴詞訓斥……李善壓根就沒想過。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李善麵色漸漸凝重起來,眼角餘光掃著一旁的李楷。

“孝卿兄憤然離去,是信得過在下。”

“在下又如何能為些許銀錢,棄友不顧,棄義貪財呢?”

不再理會王仁祐,李善深深的看了眼麵色慘白的李複,轉身往前幾步。

“臥室中缺了麵銅鏡,還請德謀兄……”

“這般小事,何足道哉。”李楷笑道:“為兄今夜挑一麵,明日送去就是。”

這是李楷第一次在李善麵前用“為兄”的稱呼,顯然,他對剛才李善的表現……表演很滿意。

周趙慢悠悠的跟在後麵,回頭看了眼李複,彆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李善不是個善茬,今日之事必有回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