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啟程、名士(2 / 2)

初唐崢嶸 狂風徐徐 8370 字 7個月前

範老三是關中府兵出身,後因悍勇被選入玄甲軍,對秦王敬若天神,聽了這話立即拔出利刃。

“住手!”

“住手!”

前一句是蘇定方,範老三置若罔聞,反而上前一步。

後一句是李善,範老三立即停下腳步,咬咬牙退了一步。

“還不收起來。”

李善的話輕描淡寫,而範老三雖然雙目噴火,但還是歸刀入鞘。

蘇定方偏頭看了眼李善,一路上這位青年待下隨和,與下人說笑無忌,甚至村內孩童取笑騎術,都被其一笑了之,但沒想到如此令行禁止。

蘇定方一路上不是隻顧著駕車的,他看的很清楚,郭樸、朱八一行人是李善部曲,而範老三一行人卻是穿著唐軍製式服裝,顯然是軍中精銳。

李善能嗬斥自己的部曲,這不奇怪,但能嗬斥唐軍精卒,就顯得有點奇特了……蘇定方本就是軍中中下層將校出身,知道這樣的威勢不是靠世家子弟的地位就能得來的。

“不過閒聊幾句而已,難道秦王需要你拔刀威逼老者,逼認殿下仁義?”李善溫和一笑,雙手用力搓著取暖,“這憨貨……淩伯勿怪。”

“不敢當此稱。”

李善瞄了眼,這老頭臉上神色硬邦邦的,顯然脾氣有點硬。

“當得起,當得起。”一直在看熱鬨的周趙笑道:“當日一言險些令秦王铩羽而歸,這般人物,自然當得起。”

淩伯凝神看向周趙,“你乃何人?”

李善好笑的看著周趙,讓你用假名,這下看你怎麼混過去。

“貝洲後學末進……拜見祭酒。”周趙含糊帶過。

“本地人還路癡……”李善嘀咕了句,又問:“什麼祭酒?”

周趙低聲向李善解釋了幾句,他畢竟是河北人氏,對竇建德麾下部將知道的不多,但對那幾位名氣頗大的名士很是關注。

也是昨晚知曉村民都是竇建德舊部親眷後,周趙才細細觀察,適才出言試探,終於確認了這位淩伯的身份。

畢竟竇建德起於草莽,能招攬的名士不多,淩姓本就是小姓,很容易猜到。

這位淩伯名為淩敬,本為山東名士,後被竇建德招攬,官居國子祭酒,是竇建德麾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

抵定天下大局的虎牢關一戰,竇建德受阻月餘,就在李世民即將動手之前,淩敬向竇建德獻計,渡黃河,轉攻河陽,以重兵堅守,再遣大軍翻越太行山攻入河東道,入上黨,攻略汾州、晉州。

戰後曾有人如此評價,若夏王采納此策,夏軍未必能攻入河東道,但秦王也未必能掃平中原。

這麼牛……李善在心裡複盤,還真有可能,關中、河東是李唐的基本盤,李世民率大部分兵力出關,河東道留守的兵力應該不多。

如果竇建德揮軍攻河東道,隻靠李世民帶到虎牢關的三千騎兵,顯然是攔不住的……如果調配兵力,那洛陽之圍就是一句空話了,王世充也不至於白衣出降。

典型的圍魏救趙。

一旁的蘇定方也走過來,低聲道:“淩伯與義父交好,但和漢東王不和,虎牢關一戰後就歸隱鄉野,去年漢東王起兵,強行召其入帳,洛水大戰後某將淩伯接去冀州。”

李善饒有興致的看著淩敬,行禮道:“小子孤陋寡聞,不知淩伯大名,適才失禮了。”

“但淩伯未至關中,不知內情,大發厥詞……失言失言,淩伯勿怪。”

“當然了,正所謂,不知者不罪。”

淩伯眯著眼盯著李善,“聽大郎所言,足下乃是秦王麾下英傑?”

“小子雖得秦王讚譽,但未入秦王府,今日坦然直言,還請淩伯指點。”李善接過郭樸遞來剛煮的熱湯暖手,“去歲,秦王掃蕩中原,攻滅鄭夏,生擒夏王並王世充,力勸聖人懷柔,可惜……”

“當然了,此事眾說紛紜,不可斷定,但自那之後,陝東道風平浪靜,而河北道紛亂頻頻。”

頓了頓,李善搶在淩伯之前補充道:“年初秦王征伐河北之前,遭閒置數月。”

淩伯一怔,片刻後點頭道:“是了,秦王軍功蓋世,卻偏偏是次子……否則也不至於劉黑闥縱橫河北半年,唐軍喪儘,才讓秦王出征河北……”

“陝東道……乃秦王心腹掌之?”

嘖嘖,李善有點佩服,這人心思轉的好快,“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乃秦王親領,仆射乃蔣國公,尚書左丞於學士兼秦王府從事中郎,尚書右丞韓先生亦兼秦王府從事中郎。”

一旁的郭樸聽不懂,但蘇定方、周趙略一思索就明白了。

陝東道風平浪靜,顯然是官員奉李世民之命懷柔,而河北道……不歸屬李世民的勢力範圍,竇建德又曾經屢次大敗唐軍,聖人李淵下令斬首,又搜捕竇建德餘部,這才惹出了劉黑闥起事。

“王世充流放,偏偏夏王……”淩敬言語間猶有怨恨,“同安夫婦、徐世績徐蓋、李神通……”

這些人都是被竇建德俘虜但最後送回長安,甚至李世績逃竄,竇建德都沒殺了其父徐蓋,堪稱仁義……這事兒的確是李淵不地道。

不過李善今天不是為李淵,而是為李世民,這些話也是說給郭樸聽的。

“洛水大捷戰報入京,聖人立召秦王歸京,使齊王統率河北諸軍,搜捕劉黑闥餘黨,手段酷烈。”

李善歎道:“淮陽王道玄兄時任洛洲總管,為此和原國公史萬寶起隙,最終東宮出手,太子嫡係廬江郡王接任洛洲總管。”

“淮陽王與史萬寶不合?”淩敬眉頭一皺,轉頭看向蘇定方,“記得淮陽王乃河北道行軍總管,史萬寶副之。”

李善苦笑道:“這也是小子為何急行南下的緣由啊。”

淩敬年紀大,但心思真夠快的,立即指著馬車,“大郎去問問,若能支撐,速速啟程。”

顯然,淩敬察覺到,接下來去魏洲的這一段路程,絕不會風平浪靜。

李善默默的爬上馬背,心想也不知道剛才郭樸記下了多少,回京後會不會稟報李客師或者李楷,最後這些信息會不會轉到李世民那兒。

在知道淩敬的身份後,李善心裡就有了個模糊的念頭,這老頭是很有用的。

慚愧,慚愧,雖然朱氏始終要給兒子樹立以義為先的人設,可李善前世的坎坷經曆讓他往往以有用,還是沒用來作為判斷標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