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將領回頭問了幾句,轉頭再問李善,突厥青年長相如何,傷勢如何等等。
“大軍後撤三十裡,容爾等入城,人交出來。”
周趙心神一鬆,但李善很為難的搓搓手,“這位將軍,在下是做不了主的,唐軍那邊……”
“嗯?”
“他們要換人……將軍,在下隻是傳話,勿要遷怒。”李善苦著臉說:“他們說要……要……”
“換人?”中年將領冷笑道:“換誰?”
周趙已經氣急敗壞了,後撤三十裡再交人,還不夠嗎?
你非要自作主張添戲?
李善一低頭,喃喃道:“他們要換劉……呃,漢東王。”
周趙都無語了,你李善什麼時候這麼天真了?
用一個突厥貴人交換劉黑闥?
就算突厥人肯,劉黑闥也不肯啊!
都說劉黑闥是突厥人養的狗……但都要做狗肉火鍋了,你以為你養的,它就不敢咬你了?
二話不說,那中年將領抽出刀就砍過來,開什麼玩笑呢!
“啷!”
一聲脆響,一個突厥將領拔刀將中年將領的刀隔開,李善心中大定。
這證明了他的推斷沒錯,那位突厥青年的身份肯定是非常非常的不一般……能讓數萬突厥兵南下越貝洲殺到魏洲來搶人,自然是身份不凡,要知道劉黑闥是肯定不想看到這一幕的。
提出劉黑闥隻不過是試探而已,當然了,也是為了下一步做鋪墊……交換劉黑闥這個要求可能比較過分,那換個不太過分的總行了吧?
李善在琢磨,也不知道淮陽王李道玄是陣亡還是被俘……這句話自己這個醫者好像不太合適問啊。
但這時候,那突厥首領突然揚手,中年將領悻悻走開。
“此人乃漢東王胞弟劉十善。”
李善呃了聲,你特麼會說漢語啊……剛才還裝模作樣,演的挺像一回事!
突厥首領踱步過來,“漢東王自然不行,他們想要的是……不,你想要的是,淮陽王。”
李善深吸了口氣,抬頭看去,視線正和那突厥首領撞了個正著。
沉默片刻後,李善輕聲道:“在下確為醫者……”
“卻敢擅自做主?”突厥首領輕笑一聲,“閣下如此風儀,言談舉止均有世家風範,實在難信隻是個醫者。”
李善有些懊悔,自己察覺到對方的心思,覺得那位突厥青年奇貨可居,才臨時提出了交換人質的條件……沒想到卻漏了自己的底。
對麵這突厥首領之前隻說突厥語已然氣質不凡,換成漢語更是顯出卓然氣度,更兼心思細膩,觀察入微……絕不是普通將領。
李善在心裡猜測,會不會是後來參與渭水之盟的那位突利可汗。
“就此說定。”突厥首領朗聲道:“後撤五十裡,一個時辰後,三百騎兵,以淮陽王換人。”
“好。”
李善第一個反應不是李道玄真的沒死,而是一個時辰……這證明突厥人居然攜李道玄在軍中。
突厥大軍南下,從冀州到刑洲,再入貝洲、魏洲,居然將李道玄帶在身邊……
應該是那晚夜襲,或者襲武城縣露出的馬腳……或許對方還查問了沿途莊園、村落,所以才會將李道玄帶上,一旦沒能搶到人,就以李道玄交換人質。
其實這是李善不知情而已。
突厥和李唐的關係相當的複雜,前期李淵起兵,對突厥懷柔,贈以珠寶。
之後李唐立國,突厥兵時常南下劫掠,並在背後支持劉武周、苑君璋、劉黑闥。
或戰或和,幾乎每年都要輪上一兩次,所以突厥和李唐時常交換人質,這一套流程……兩邊都熟的很。
武德四年,頡利可汗率兵攻打雁門不果,扣押了唐朝使者漢陽公蘇瑰、太常卿鄭元璹、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
而唐朝同樣扣押了突厥特勒熱寒等相當數量的使者,最終罷兵言和,交換人質。
頡利可汗獻魚膠為禮,說是用來黏固兩國的和好,而李淵也贈以厚禮。
所以,李善覺得有點奇怪,但對突厥首領來說,正常操作而已。
一聲令下,突厥兵滾滾向北撤去,突厥首領定睛看著那兩騎緩緩逆向往南,歎道:“大軍之中,鎮定自若,中原實是地靈人傑,人才輩出。”
話音剛落,突厥首領就發現自己這讚譽說的早了點……倒黴的李善又一頭栽倒馬下。
明明是不會騎馬,哪裡是鎮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