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敬靜靜的聽完,頷首道:“的確是不得已,若是就此投向秦王,他日難言好壞……那時候你無足輕重,秦王隨時都能棄之。”
轉念一想,淩敬皺眉道:“但此次河北大戰,你立功不小……是因為斬殺崔帛,秦王未召你入天策府嗎?”
“不對,之前你就要啟程回長安,欲以科舉入仕……秦王知你身世,卻不將你召入秦王府,想必有用你之處。”
“此事是侄兒托德謀兄帶了信給秦王。”李善悶聲說:“河東裴氏,一門雙相,他日若裴氏向秦王示好……”
李善決意投秦王,但絕不會將身家性命完全寄托在李世民這個政治人物身上。
而且一旦正式投入秦王府,那就等於在告訴李建成,是我李善和李世民合作,才讓你丟了個大臉的,李建成會不恨之入骨?
更何況,若是自己身世大白天下,河東裴氏再向李世民示好,李善就要冒可能被犧牲的風險。
淩敬嘴巴動了動,遲疑道:“今日李德謀隱隱提及,秦王可能會召老夫入天策府任職。”
“那便應了就是。”李善對此倒是無所謂,“淩伯之前隨道玄兄安撫山東,早被視為秦王一脈……你我之間,算是私交。”
“那你呢?”淩敬斜斜瞥了眼,“便如此在太子、秦王之間搖擺不定?”
“暗地裡投入秦王麾下,明麵上卻……”
李善呃了聲,“也不能說搖擺不定……”
淩敬嗤笑道:“倒是精明……籌謀魏縣大捷,擒殺劉黑闥,秦王歡欣雀躍,斬殺崔帛,平定民亂兵變,算是給魏玄成背了黑鍋,使其能順利安撫山東,太子對你觀感未必會差。”
“但斬殺崔帛,得罪了清河崔氏,太子懷柔門閥世家,理應不會刻意招攬,你倒是算的好……”
李善正色道:“當日知曉方四郎被搜捕入獄,嚴刑拷打,在下就下定決心,必斬其頭顱,無論淩伯信不信,當時在下沒想那麼多。”
李善義正言辭,表情誠懇,眼神真摯,但淩敬還是半信半疑……他總覺得這太巧合了。
“更何況,此次小侄雖然揚名,但終究尚未出仕,沒什麼分量……”
淩敬哼了聲,搖頭道:“如此英傑,要不是因斬殺崔帛一事,必然門庭若市,秦王倒是未必,但太子必然招攬。”
頓了頓,淩敬又問:“秦王之威早已見識,不知太子……”
“未曾親眼見識其風采。”李善遲疑道:“倒是聽魏玄成提及,據說太子性情穩重,打理朝政勤勉,禮賢下士,有容諫之量,”
後世對李建成的評價比較兩極化,有人說這是個廢物,也有人說李建成登基未必比李世民乾的差勁。
但李善通過河北戰事的細節來判斷,命齊王頓足不前,又不能準確的選擇出征的時機,李建成可能耳根子比較軟。
不過最後出使山東的使者魏征、崔昊都是東宮門下……也顯示了李建成在政鬥方麵並不比李世民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