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客師回了一禮,目光一掃,側殿內隻有秦王、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四人,後三人均是秦王的心腹謀士。
李世民勉強露出個笑容點頭致意,“今日有些許小事相詢。”
“臣當儘言,請殿下垂詢。”
李客師眼角餘光瞄了眼,房玄齡、長孫無忌神色如常,杜如晦麵色鐵青。
李世民深吸了口氣,“德謀與李懷仁最是交好,長安令李乾佑與其叔侄相稱,可有此事?”
怎麼問到李善了……李客師更是奇怪,“的確如此。”
“當日玉壺春被封門,李乾佑一言未發嗎?”李世民追問道:“聽聞李乾佑之子李昭德,亦與李懷仁交好?”
李客師被問的一頭霧水,一旁的長孫無忌輕聲道:“客師兄,當日到底何人背後指使長安令封玉壺春?”
“聖人賜名,封門長達半個月,絕非尋常人物……尋常人物也使不動隴西李氏子弟。”
李世民微微頷首,雙眼盯著李客師,他很早就知道玉壺春被封門,當日還以為是那個不省事的李德武乾的,但直到昨日,才知道其中另有玄機。
想查證這些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李乾佑、李德武拎來問個究竟,但前者是齊王府主簿,後者是東宮的太子千牛備身……李世民雖然不放在眼中,但也不願意在這種小事上行挑釁之事。
更何況,如果昨日房玄齡所稟的是事實的話,自己更需要小心應對。
所以,李世民召來了李客師,李乾佑是李客師的堂弟,兩人關係親密,而且都與李懷仁叔侄相稱。
理論上,玉壺春酒肆被封門這麼久,李客師就算不親自出麵,也有理由問一句。
在這四人的凝視下,李客師坦然直言,“最早乃太原祁縣王氏子弟王仁佑,後是京兆韋氏的韋慶嗣……因其為太子家令,所以乾佑不便回護。”
房玄齡輕輕歎息一聲,居然是真的,居然真的是太子家令韋慶嗣。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保持著沉默。
看樣子氣氛有點凝重,李客師覺得自己應該說上幾句……然後他笑著對杜如晦說:“還要多謝克明,若不是京兆杜氏出手,玉壺春酒肆至今隻怕還要被封門。”
說起來,韋慶嗣身為京兆韋氏子弟,出任太子家令,背後出手……知曉內情的人很少很少,李德武是膝蓋中箭,李乾佑身為齊王屬官,無能為力,而李客師雖然是隴西李氏出身,卻也沒有名正言順的出手的借口。
唯獨京兆杜氏可以,一方麵兩家世代相交,另一方麵杜如晦是秦王心腹幕僚,不管以私論,以公論,都足以製衡,甚至壓製韋慶嗣。
所以,將李善視為侄兒後輩的李客師才會相謝……而杜如晦那張臉啊,一陣青一陣白,胸脯劇烈起伏幾下,嘴巴動了動,最後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李客師莫名其妙,但也知道……八成自己說錯話了。
“此事不可外泄。”李世民交代了幾句後讓李客師離開,陰著臉道:“東宮到底想乾什麼?!”
長孫無忌揚聲道:“東宮欲奪陝東道不果,如今故技重施,此事不可輕忽!”
房玄齡輕輕點頭,前日晚上,檢校吏部尚書兼天策府司馬封倫突然找到了自己,提到了杜淹以私事拜托東宮的太子家令韋慶嗣。
從私交的角度來說,這不算什麼,畢竟杜淹和京兆韋氏早年就交好,但這件事卻提醒了李世民以及房玄齡等謀士……這是意外?還是刻意為之?
畢竟韋慶嗣的身份太過特殊,太子家令,非李建成心腹不能當之……這種陰私事,杜淹為什麼去找韋慶嗣?
李世民、房玄齡不得不想到一種可能,杜淹有沒有轉投東宮?
任何事,不怕你想得多,就怕你不動腦子……於是,李世民、房玄齡等人都警惕起來。
說起來,杜淹轉投東宮的可能性還真不小。
其一,杜淹至今在天策府中還沒有任職,隻在弘文館為學士,而且還沒被列入十八學士,不得升遷讓杜淹頗為忿忿。
特彆是之前,房玄齡都私下暗示過,杜淹將任天策府兵曹參軍事,但轉眼間殺出了個淩敬,這如何不讓杜淹憤怒?
其二,杜淹和杜如晦雖是叔侄,卻早就交惡。
叔侄交惡,不是杜淹轉投的理由,但叔侄,卻是杜淹轉投的理由。
門閥世家,從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比如京兆韋氏,韋挺、韋慶嗣均為李建成心腹,但也有韋氏子弟入天策府,韋挺的弟弟就在天策府任功曹參軍事。
其三,封倫身為吏部尚書,主責選官,若不是察覺到蛛絲馬跡,隻怕不會如此確鑿。
所以,彆說李世民了,就連向來溫文儒雅的房玄齡都麵色陰沉。
“決計不許!”房玄齡壓低聲音,卻斬釘截鐵道:“此為殿下根基!”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都點頭讚同,去年太子李建成欲親征河北,暫時節製陝東道,可能會招攬不少武將,這還在李世民允許範圍之內……畢竟他在軍中威望太高。
但此次的性質是不同的。
杜淹雖然不在天策府中任職,但卻是弘文館學士,這個身份決定了他決不能被東宮拉攏。
武德四年,李世民掃蕩中原,一戰擒兩王,奠定了李唐一統天下的根基,隨後回朝受封天策上將,組建天策府,但同時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創立了弘文館。
弘文館的出現,是李世民從無敵統帥轉為文治的標誌,是李世民正是拉開奪嫡之爭序幕的標誌。
弘文館的十八學士,無不在天策府任職,下麵的諸多學士,無不是依附李世民。
若杜淹叛去東宮,將極大的打擊李世民的聲望……從武治轉為文治,這方麵李世民對李建成,本就沒有優勢。
杜如晦心裡發狠,自己當日為何不問個清楚,若是知曉其中有太子心腹插手,就不會落到今天境地。
沉默了很久,房玄齡突然起身,踱到李世民麵前,整理衣著。
“玄齡兄……”杜如晦一怔後猛地起身,“某……”
“克明乃王佐之才,殿下不可稍離。”房玄齡笑著如此說,鄭重下拜。
李世民輕歎一聲,起身親自扶起了房玄齡,“克明乃左膀,玄齡乃右臂,孤難道就能棄之?”
房玄齡點頭道:“權宜之計罷了。”
李世民沉默了會兒後,微微點頭。
其實解決這件事的方法很簡單,在場四個人都心裡有數,給杜淹一個天策府官職就行,隻要入了天策府,杜淹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轉投東宮。
但天策府不比秦王府,官職是有定例的,從天策上將而下,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祭酒、主簿等等。
基本上沒有出缺,目前隻有掌管書疏傳達的錄事出缺,九品微末官……而杜如晦是從事中郎,四品官。
這是杜淹無法接受的。
而房玄齡站了出來,他是天策府記事參軍,五品官……杜淹卻是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