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路遇(上)(2 / 2)

初唐崢嶸 狂風徐徐 3927 字 7個月前

“淩公曾言,張弘慎端謹守禮,文武雙全,世間少有人物。”李善笑著問:“今日當洗耳恭聽。”

“縣公過譽了。”張公瑾謙虛了兩句,直接了當的說:“如今代州、猩州兩地民眾漸豐,或可行軍屯事。”

“屯田?”李善緩步走下山坡,也直接了當的說:“弘慎兄是看中了苑君章所部吧。”

張公瑾並不意外被李善看穿,“幸賴縣公妙手,代州雖田地荒蕪,但並不缺糧,民眾遷居來此,田產漸有起複。

但突厥虎視眈眈,總歸會正麵交鋒,馬引事難以持久,若行軍屯,雁門再無缺糧之憂。”

李善有些意外,側頭看了眼亦步亦趨的張公瑾,今年正好三十歲的張公瑾風華正茂……李善也有著類似的謀劃,即使是馬周也是最近才看穿,沒想到張公瑾初來乍到就發現了。

因為商路通暢,商隊不停攜帶良駒回塞,李善籌備霞市,行馬引事,導致大量糧草被運送到代縣,也導致了代州軍完全不缺糧,甚至還借給剛上任的並州總管李道宗一部分。

但一旦和突厥開戰,商路斷絕,代州還會不缺糧嗎?

代州、朔州必定是主戰場,大軍一動,糧草耗費如同流水,不可能不缺糧。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軍屯實在是個一個兩相便宜的辦法……苑君章麾下萬餘大軍,為了保證唐軍對馬邑的控製力度,至少有一半以上會分流。

五六千人呢,而且還大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分散到代州、猩州各地,授田過安定的日子……但如果騰出一大片地方做屯田兵,雖然不完美,但卻也是一個辦法。

分流、屯田,積蓄糧草,而且關鍵時候,這些屯田兵還能轉為正卒,配上鎧甲、軍械就能上戰場。

當然了,操作起來難度有點大……首先,如何保證馬邑那邊的駐兵接受這樣的方桉,就是個大問題,即使有苑君章,也未必能做得到。

李善突然問道:“弘慎兄或精於算學?”

張公瑾愣了下,搖頭道:“隻學了九章等,不敢與縣公相較。”

李善嘿嘿笑了聲,他對於張公瑾還有個前世的記憶……大名鼎鼎的佛教高僧,也是天文學家的一行禪師就是張公瑾的曾孫,搞天文的,必定精於算學。

“是了,若要屯田,必然清查田畝……”說到這,張公瑾微微抬頭看了眼李善的神色,試探問:“聽縣人提及,縣公去歲授人算學之術。”

李善翻身上馬,隨口道:“此事延後再議……”

張公瑾神色一鬆,延後再議,意思很明顯,這個方桉是可行的,但現在還不到時候……的確如此,唐軍還沒有完全掌控馬邑,苑君章還沒有入朝覲見。

就在猩州、代州的交界處分手,李善趨馬南下,但還沒走多遠,前方就傳來陣陣嘈雜聲,有哭喊聲,有哀嚎聲,還有高聲叱罵聲。

王君昊眉頭一皺,令騎隊緩行,親自上前探看。

片刻後,李善陰著臉看著路旁四十五個持刀的青壯,以及跪在地上被綁住手腳的農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