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裴世矩真的投入東宮門下,對朝局未必有什麼影響,但一定會影響很多世家子弟對朝局發展的判斷!
因為裴世矩久曆宦海,出仕後曆經北齊、北周、隋文帝、隋煬帝,每一次改朝換代,每一次皇位更迭,這隻老狐狸都做出了最準確的判斷,這份眼力實在非凡。
僅僅是隋朝兩次登基,北周滅齊的時候,裴世矩就準確的扒上了楊堅這隻大粗腿,等楊堅篡位建隋,年輕的裴世矩曾經一度以給事中的身份主持內吏省……這個機構在唐朝改名為中書省。
之後楊廣伐陳,裴世矩擔任元帥府記室,極得楊廣尊崇,後一路升遷,成為天下聞名的選曹七貴之一。
但入唐數載,年過七旬,朝中奪嫡局勢不明,裴世矩還要拚一把,有這個必要嗎?
“裴弘大本就兼任太子詹事,至於會不會投入太子門下……”崔信深深的看了眼李善,“那就要問你了。”
李善身子一僵,片刻後用力搓了搓臉,苦笑道:“以叔父視之,小侄可是睚眥必報之徒?”
“外人皆言,東山李善懷仁舉義。”崔信麵無表情的說:“但裴弘大何等人物,如何會留下後患……更何況,你不是贈其皮帽嗎?”
那是憋屈而死的鬱射設的皮帽,還是崔信自代州回京後親自送到裴世矩手中的……意思很明顯,你裴世矩出招,我李善接下了,這頂皮帽不過是見麵禮,後麵還有厚報!
這如何不讓裴世矩心生恐懼?
外人不知內情,但在崔信看來,裴世矩拚這一把,無非是為了李善……此等深仇大恨,李善不可能去報複生父李德武,最可能選擇的目標就是裴世矩以及裴世矩的後人。
為了後人著想,裴世矩自然希望在離世之前,徹底解決李善這個仇敵……之前一係列的變故,裴世矩幾度將李善驅入死地,不料最終李善死裡求活,反而扶搖直上。
在這種局麵下,裴世矩如果能襄助李建成穩固太子之位,日後登基,即使不能除掉李善,也能保住後人以及西眷房。
但李善和崔信兩人所想的……都不僅僅隻是這些。
李善盯著崔信的雙眼,“叔父的意思是……小侄當投秦王以自保?”
崔信目光閃爍不定,“太子、秦王奪嫡日久,必有勝負,裴弘大投入東宮,懷仁投入秦王門下,無可厚非。”
“絕不可!”李善正色道:“有平陽公主在,若他日太子登基,即使裴弘大發難,小侄至少安全無虞,但若投秦王,隻怕他日闔家歸西!”
如果這場奪嫡之爭,最終以李建成勝出而落幕,這位太子必定會血洗秦王一脈……即使他不乾,齊王也會乾,即使齊王不乾,東宮幕僚也會乾。
如果李善投入秦王府,裴世矩隻需要一句話,就能順理成章的砍下李善的腦袋,消除所有的後患。
但如果李善始終保持中立,以其的功勳,加上平陽公主的支持,即使是裴世矩、裴寂聯手,登基為帝的李建成也最多隻是將李善驅逐或罷官,至少不會被砍下腦袋。
崔信也想得通這個道理,遲疑道:“秦王軍功蓋世,威望如此之高,但太子未有失德之舉,奪嫡之爭,秦王勝算不大。”
特麼好話歹話,正話反話都讓你說完了……李善暗暗腹誹,笑道:“聖人康健,裴世矩已然年邁……”
崔信長歎一聲,“是啊,裴世矩已年過七旬,何苦來哉?”
翁婿倆的視線在空中撞了撞,各自移開,兩人以言語互相試探,都沒發現什麼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