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父親!”李世民趕開幾個侍衛,一臉焦急的說:“孩兒已經遣派秦王去雍縣了,不過未必能擋得住梁軍,之前父親詔令邯鄲王節製諸軍……”
一旁的楊恭仁醒悟過來,開口道:“陛下,京兆未必來得及,若是邯鄲王得以節製諸軍,或能護送陛下安然返京。”
李淵不由自主的放緩馬速,雖然沒有膽氣,但他並不缺少應有的邏輯判斷能力。
如今為今之計,雖然距離仁壽宮最近的是駐守在雍縣的數千府兵,但考慮到梁軍來勢洶洶,大破三州,又在涇州大敗唐軍,距離岐州最近的隴州府兵是最有希望力挽狂瀾的。
不管是從李善個人角度考慮,還是從在仁壽宮這麼多人生死存亡來考慮,都應該儘快將詔書送到李善手中。
“陳福,陳福!”李淵放聲大喊,“詔書呢?”
殿中監陳福滿頭大汗的驅馬而來,一臉驚惶的說:“門下裴相用印,還沒來得及……”
聽到這個消息,李世民簡直要咬碎滿口牙,沒想到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裴世钜玩了這麼一手……太歹毒了!
大唐沿襲前隋三省六部製度,中書奉召,中書舍人崔信撰寫詔書,門下審駁,侍中用印……正常情況下,這套流程是不能省略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所有人都知道史萬寶是死於李道玄之手,卻沒人吭聲的原因,沒有經過門下省的詔書,按例來說是不作數的。
此次隨李淵避暑仁壽宮的門下侍中就是裴世钜,另一位侍中江國公陳叔達留守長安。
在這種時刻,裴世钜突然扣住了那份詔書。
“還不快去找!”
李淵還在催促陳福去招人,而李世民已經不指望了……他不相信,裴世钜是無意的。
如果是有意的,裴世钜現在應該不在已經啟程的車列中。
“立即讓人尋筆紙……”李世民催著身邊侍衛,突然又說:“父親,讓陳福與懷仁親衛一起去,口授節製諸軍之權。”
李淵還沒反應過來,那邊陳福哭喪著臉來報……裴世钜年邁不能乘馬,所以留在了仁壽宮。
李淵心裡是一片慘然……留在仁壽宮,那等於是在找死啊。
而李世民氣的雙目噴火……裴世钜這廝好毒啊!
如果自己和父親被梁軍追上,很可能難逃此劫,到時候自然是太子登基,而裴世钜曆經數朝,即使在草原上也頗有名望,還真未必會死呢……到時候再出手對付李善,自然是手到擒來了。
李淵已經完全亂了分寸,還是李世民在一邊幫忙,先是讓陳福去找周二郎,一起急行去隴州報信,然後遣派斥候向東北兩麵,東麵是去尋找援軍,北麵是查探敵情。
李世民還在想著,才剛剛離開仁壽宮,要不要派人將裴世钜給壓過來……就在這時候,如山呼海嘯一般的呼和聲從遠處響起,李淵、李世民臉色大變,沒想到梁軍這麼快就追上來了。
此時此刻,站在天台山上眺望的裴世钜有些惋惜,雖然說梁軍長途奔襲,自然是能早到就早到,但時機卻如此不巧,未必能功成啊。